3G是重组的重要契机,也是增强电信运营商增强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如何认识3G牌照的发放与适度,健康市场格局关系?运营商如何应对不同3G制试下的新竞争?通信产业网此前分别解读了全业务、有效竞争、资本本期为您解读3G。
6月11日消息,电信重组通知发出以后,3G牌照成为业界最热点的问题。如何认识3G牌照的发放与适度,健康市场格局关系?运营商如何应对不同3G制试下的新竞争?记者走访了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研究所何廷润,中国网通集团山西分公司移动业务筹备部杜碧玉,福建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余嘉立,根据专家分析,中国移动主导TD一定能成功,战略投资者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3G业务成熟靠监管必须依靠强有力的监管。
市场竞争
明确的决策和政策的出台,无疑是对中国移动和TD的最大利好。
判断来自中国移动的强大实力。重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使中国移动找到了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庞大市场,为行业应用开辟了新天地,其中GSM-R己经证明了这一点。中国移动的强大实力也是确保TD成功的最大保障,尤其是中国移动明确表态积极支持和参与TD-LTE演进路线,以及刚刚公布的第二批TD终端招标,都显示了做好TD、坚持TD方向的决心。在重组后3-5年内,以中国移动主导运营的TD一定能走向成熟。
判断还来自竞争者重组融合的难度很大。重组后新电信可能难以焕发出人们所期待的竞争力,中国电信的制度比较健全,运作稳重,但内部机制比较僵硬,人事管理落后。虽然有联通C网和2万多员工加入,但对固网、移动双线作战的新电信而言,理念、管理、市场、网络、业务的融合绝非易事。固网运营商的希望寄托在移动业务上,但固网运营商又对移动的市场、业务、技术不熟悉,其整合困难与改革成本可想而知,在三五年内要形成与中国移动的有效竞争基本上没有可能。
此次重组强调合理配置现有电信网络资源,实现全业务经营,形成适度、健康的市场竞争格局。同时,在一定时期内保障中国移动的优势地位,保障TD的成功和市场占有率也是国家电信重组战略决策的重点。因此,看衰TD,“作空”中国移动不是明智选择。
杜碧玉:战略投资者有望发挥关键作用
中国移动运营TD-SCDMA虽然存在TD相对不成熟的技术风险和国际漫游用户流失的风险,但是凭着中国移动丰富的移动网络运营经验、庞大和优质的客户群体,仍会继续领跑3G网络运营商。
中国电信运营CDMA2000存在人才暂时短缺和CDMA2000技术后期发展劲头不足问题,但可以通过吸引现有联通优秀的C网维护人员解决移动维护人员缺乏问题。
新联通融合的难度较大,但新联通运营国际上相对成熟的WCDMA,再加上国际上优秀电信运营商西班牙电信和SK的参与运营,可助企业渡过艰难的融合过渡期。
3G牌照发放后,电信运营企业应根据自己的企业能力、特点来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重新定位好企业本身在市场竞争中的位置,切不可夜郎自大、追求过高的目标,更需要消除传统的垄断思想。
3G的成功运营是电信运营商实现企业转型的基石和可靠保障,电信运营商应借助3G实现企业内部整合,加速企业向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变。
要确保电信重组后的电信市场竞争结构达到设计目的,政府有关部门必须加强3G运营市场和固网数据市场监管,特别是扰乱市场竞争秩序的低成本竞争和过度赠与的优惠活动,加大政府对电信运营企业不正当竞争的经济处罚力度和具体责任人的处罚力度,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和纸面上,而是实实在在的、具有震慑力的亿元以上罚款。
总之,3G为深化电信体制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也为电信运营商实现企业价值目标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余嘉立:3G业务成熟靠监管
初步来看,未来重组完成后几家大运营商都面临着运营多种网络的问题。中国移动需要运营G网和TD-SCDMA网络;中国电信在运营固网(含小灵通)的同时,需要运营C网;中国联通/网通则在运营固网(含小灵通)的同时,要运营G网。这是一个2G与3G网络并存、多个2G网络并存、固网与移动网并存的局面,这种格局将会在3G牌照发放后存在一段时间。考虑到技术演进的趋势,这种多技术和网络并存局面下,对于开展多样、灵活的业务而言,运营商建立自己统一的业务和管理平台就非常关键。事实上,建立运营商之间的开放的业务平台也非常重要。这些对于改变失衡的竞争格局也非常重要。
我国目前真正意义上的3G业务是在TD-SCDMA网络上运行的,而且这也是TD-SCDMA的优势和关键所在。3G业务的成功基础,目前来看在于:基于IP的数据业务、广播组播和可视电话(VT)类视频业务是相对于2G网络的几个潜在优势,因为这些业务涵盖了个人日常通信和商务方面的主要需求。但是不是有了孤立的几个3G网络3G业务就能成功呢?平衡的竞争格局就一定能形成呢?不一定。
回顾一下,话音和短信是2G网络上的流行业务,但如果没有在互联互通上所做的大量工作,恐怕很难有今天的普及率。3G也是一样,如果仅是甲运营商开通了VT或其他3G业务,而乙运营商还只是停留在2G网络上无法提供类似业务,必然会限制此业务的更快普及。IP数据业务方面也是这样,需要对内容等资源有开放的接入。否则,不但会使3G网络和业务部署受阻,还可能加剧竞争失衡,使得有先天优势的运营商吸纳其竞争对手的用户,减缓新业务价格降低。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多方努力,一方面需要国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进行引导;另一方面积极推动运营商之间在3G业务方面的互联互通;同时注意在促进适当竞争的同时保护我国自主的3G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