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讯 10月16日消息(兰茜)据湖北日报消息,在近日举办的武汉市空天地一体化项目现场推介会上披露,武汉市低空空域航路规划已通过有关部门联合验收,全市已建成起低空起降点220余处,获批低空航线33条。
计划到2030年,全市布局建设无人机机库1000套,建成空天地一体化智慧管理中枢。
推介会上,武汉市交通运输局解读武汉市低空空域航路规划,顶层设计为“三级航路网”。其中,低空干线航线为“三横两纵”,服务南北、东西走向空中交通枢纽。划设10条跨市航线,往返鄂州、麻城、赤壁、天门等方向,服务短途运输、旅游观光、接驳摆渡等;划设12条支线航线,服务空中交通、文旅推广、应急救援、空中游览、物流运输、城市巡检等;落地24条业航线,在全国率先开通两个运输机场间的低空航线,在中部率先开通无人机送血航线。
会上还介绍了武汉市低空起降设施布局规划:预计到2030年,实现全新低空经济生态和应用场景,包括:无人机物流、eVTOL空中出租、低空旅游、城市消防、医疗急救、电力巡检、警务巡逻、应急救援、测绘勘探、农林植保等。
物流方面,无人机配送压缩至半小时空中直达,生鲜、急件、医疗物资配送效率将革命性提升。
公共服务方面,无人机将成为城市治理的“天眼”,用于警务巡逻、电力巡检等领域。
低空安全方面,武汉市发改委表示,未来所有飞行计划申报、审批、动态监视与气象服务,都将通过平台实现“一站服务、一网通办”,确保空中交通秩序井然。
此外,五年内,武汉将布设1000套无人机机库,配备3000余套挂载设备,供无人机起降、充电,并提供通信、气象、导航等配套支持。预计今年年底前,可建成400套无人机机库,实现三环内全域覆盖,三环外市域覆盖率60%以上,重点商圈、交通主干道、交通枢纽和景区全覆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