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作为当今时代的重要赛道和关键变量,已成为各大行业展会中一个鲜明标识。11月6日至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将在浙江乌镇举行,在今年的“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包含具身智能在内的多项产品将首次亮相。具身智能是被业界公认的“蓝海产业”,也是人工智能产业的一个前沿方向,为处于数字化转型深水区的运营商提供了绝佳的突破口。
具身智能按下从认知到行动的“加速键”
具身智能的兴起让智能体拥有“身体”,能够通过与物理环境的实时交互、感知和行动来学习与完成任务,从而实现人工智能从“思考”到“行动”的质的飞跃。
在这一前沿领域,运营商凭借其独特的网络与连接优势,正积极探a索具身智能的落地应用。
中国电信在此前的2025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带来的具身智能机器人演绎岭南英歌舞。中国移动从2024年推出首款自研人形机器人“凤起”,到2025年成立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再到业界首款5G-A人形机器人“夸父”,正构建“网络+算力+AI+机器人”闭环生态。中国联通在2025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上展出了具身智能格物小智,能够进行机器人选取、机器人分拣等动作,还有机器狗进行流程巡查,一气呵成。
垂类AI加速规模化落地
具身智能的蓬勃发展,是人工智能技术从数字世界大规模走向物理世界的一个缩影和先声。运营商正在将AI技术与自身业务及服务的社会经济各领域紧密结合,推动垂类AI的规模化落地。
在农业领域,中国电信打造了“雄小农”AI农业大模型,种植户只需通过简单的操作,就能借助“雄小农”获取病虫害防治、土壤肥力检测等方面的精准建议。目前中国电信已推出80多个行业大模型和30多个智能体应用。
在新质内容领域,中国移动打造视频、音乐、阅读、游戏等场景下的数字内容垂类智能体,目前中国移动AI+产品用户数累计超2.1亿。
在物流领域,中国联通打造的“讯联物流政策查询大模型”,不仅能实时监测政策变动,还能精准分析对企业的影响。
完善基础设施拓展AI应用场景
无论是具身智能的飞跃,还是垂类AI的深耕,其繁荣发展都离不开坚实底座的有力支撑。三大运营商聚焦基础设施建设与算力支持,积极筑牢“人工智能+”的底座。中国电信以“息壤”为核心,构建完成智能云体系,已完成“4+4+31+X+O”算力布局,总算力规模超77EFLOPS。中国移动聚力推进AI+设施升级成功打造数万卡智算集群、数万亿Tokens高质量数据集和万亿参数AI大模型。中国联通面首发适智化“算力智联网AINet”,实现全光城域智联,全面满足算力智联的韧性光网络业务创新实践和城市内高品质毫秒用算。
独行快,众行远。AI产业链条长、技术复杂,运营商必须秉持开放共赢的心态,构建繁荣的产业生态。中国电信于今年4月正式上线天翼AI开放平台,并于近日完成天翼AI开放平台重要升级,首次集中开放40余项基于垂直行业深度实践的人工智能API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