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首家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Robot Mall在北京亦庄正式开业,已有来自各地的50余家机器人企业的100余款机器人产品进驻。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有效满足了消费者亲身体验和了解机器人的需求,但具身智能从展厅走向客厅归根到底还是要依靠技术的进步,只有机器人性能越来越好,消费者才会有购买欲望。
线下触碰,让消费者更了解具身智能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实现量产后,应用场景已从工厂延伸至商旅、家庭等日常生活环境,形成“机器人总动员”的新格局。这一普及趋势催生了销售、展示、维修等配套服务需求,而机器人4S店正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让消费者与机器人零距离接触。
北京亦庄机器人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一凡指出,当前机器人展示渠道较为单一,“大部分人形机器人通过线上或活动展示,导致消费者缺少真实的体验机会。”针对这一痛点,全球首家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Robot Mall应运而生,为消费者提供线下直观了解机器人的平台。
消费者可在灵巧手、脑机接口、视觉系统、机械臂、机器狗、竞赛机器人、益智机器人、仿真人人形机器人等专柜进行沉浸式互动,其中具身智能机器人尤为受到现场观众青睐。
政策加码 助推具身智能“加速跑”
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助力。近日,上海市印发《上海市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到2027年实现具身模型、具身语料等核心算法与技术突破不少于20项,建设不少于4个具身智能高质量孵化器,集聚百家行业骨干企业,落地百大创新应用场景。
江苏省昆山市也在近日发布《昆山市推动具身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围绕AI服务器、智能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低空飞行器四项前沿领域,开展“十个一批产业行动”,打造新千亿级产业集群。
此外,北京、上海已分别成立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浙江、安徽、湖北、广东、四川等地均成立省级机器人创新中心,集聚区域产业优势力量,推动技术共享与联合攻关。
技术突破进行时 人形机器人变得更“聪明”
当前,多家企业和机构正通过技术创新,让人形机器人变得更加智能化和实用化。
智元机器人发布了首个通用具身基座模型——智元启元大模型(Genie Operator-1)。它借助人类和多种机器人数据,让机器人获得了革命性的学习能力,可泛化应用到各类的环境和物品中,快速适应新任务、学习新技能。
越疆科技则发布了全球首款“灵巧操作+直膝行走”人形智能机器人。该机器人已学会使用不同工具完成100多种复杂灵巧的操作任务,能自主完成倒牛奶、烤面包、烤培根、水果摆盘、企业客户接待、倒咖啡、送文件等任务,展现出接近人类水平的操作能力。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了全球首个“一脑多能”“一脑多机”的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慧思开物”。该平台分为“大脑”和“小脑”两个部分:“大脑”先进行任务规划,再调用“小脑”技能库执行具体动作,并将执行反馈传递给“大脑”,形成完整的任务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