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讯 7月26日下午消息(蒋均牧)华为消费者业务2016年上半年以774亿人民币收入、6056万台智能手机发货量再度交出满意答卷。华为消费者BG余承东亦发表内部公开信,围绕5年内1000亿美元收入目标、品牌建设、发展机遇及方向等作出部署与分析。
“下半年,希望全体干部及员工坚定信心,沿着我们的战略方向团结一致全速前进,百分百拿出每一个人的态度积极作为。我们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胜利!”他在公开信中写道。
千亿美元收入目标如何实现
华为创始人、总裁任正非此前在2016年市场工作大会上对消费者业务发展作出部署,提出“终端要敢于5年内超越1000亿美元的销售收入”,同时保证合理盈利、库存风险可控。
对此,余承东坦言清醒看到现阶段自身能力的巨大差距,同时也“兴奋地感受到巨大历史机遇面前大家的昂扬斗志”:“是的,华为终端人向来无惧挑战,追求的高度决定了我们走向崛起的道路注定不平凡。”
如何追赶差距、抓住机遇?公开信中作出了部署,组织层面,加快粗放经营向精细化管理的转身,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围绕大国战略,我们将强化片区化运作,让更多热血志士下沉至国家,调动千军万马上战场,有效支撑一线作战。布阵点兵是各个团队今年的首要任务,一方面,要精兵不要人海,提高人员素质而非数量,将人力配置在核心能力岗位上。对于不满足岗位要求、不主动学习进步、滥竽充数的人坚决淘汰。另一方面,精减组织层级,减少不必要的决策流程尤其是不增值的环节,强调责任导向。对于日常工作中人浮于事的做法和行为,大家要敢于直面问题并迅速改进。”
干部方面,要求各级主管务必形成带头示范作用,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向内看,我们要主动巡店、站店去直面消费者落实每个细节的改进。转身一定要快,历史贡献不能成为今天的一劳永逸,不断学习才有可能跟上业务发展的节奏!跟不上的需主动腾出岗位给到能承担更大挑战的人,不进则退,干部要能上能下。对于长期绩效优秀的骨干,我们要大胆提拔,不求全责备,赋予年轻干部们更大的责任,让大家在战斗中快速成长。向外看,当务之急需挖掘业界最顶尖的团队、最牛的人才补齐我们零售、渠道、品牌营销等能力短板。团结人方能得天下,大家要敢于招聘、使用比自己优秀的人,同时学会包容个性,给予有专长但不完美的英雄们充分发挥的机会,人尽其才。”
态度方面,则是不断对标业界最佳实践,主动学习并快速改进:“我常常说定位决定地位,大家要有追求,眼睛必须盯着最高的标杆去看当下的不足。以行业NO.1为目标,在软件、零售、渠道、品牌营销、流程IT等领域我们仍存在巨大差距。基于此我们的改进一定要快,每个人的紧迫感和危机意识再强一些,学习主动性再高一些,不断挑战卓越,让实力成为自己的名片,要有成为世界顶尖高手的决心勇气!如果每个领域都能做到业界最高水平,加起来我们一定是NO.1。”
做有温度的品牌
作为华为手机发展的重要里程碑,P9系列与徕卡的跨界合作不仅将消费者拍照体验提升至新的高度,更是实干理念、极致技术、匠心文化的默契握手,是华为品牌与时尚、人文精神的情感共鸣。
余承东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强对华为荣耀双品牌的建设,各自对标行业标杆,找差距看问题,迅速改进提升。华为品牌对标苹果三星,持续提高在全球高端市场的竞争力;荣耀品牌对标互联网手机公司,重点面向年轻人群,在电商销售和移动互联网手机市场上闯出更大的天地,勇敢做自己。
他指出,绕消费者体验精益求精提升产品质量,以消费者满意度第一为目标持续完善全球售后服务体系建设,构筑强大口碑与品牌,是华为不懈的追求。强调在快速成长道路中须臾不可忘“华为消费者业务的起点和终点,都是源自最终消费者”:“我们品牌的温度,来自于大家日常交付的细节点滴,每个人的工作必须以用户体验为核心不断提升改进。”
只有胜利一个目标
据IDC预测,2016年全球智能手机行业增长仅约3.1%。华为消费者业务上半年规模同比增长超过40%,销售收入774亿人民币,继续逆市前行,跑赢大盘。
如果将2011年视为终端业务2C的转型元年,华为自有品牌从零起步,那么2016年就是其全球崛起元年。上半年,华为智能手机零售份额在海外多个国家首次超过20%,尤其在品牌高地欧洲区域实现规模翻番的历史突破。据GFK调查,500-600欧元档位华为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从2015年12月的不到1%增长至2016年5月的14.3%。同时,互联网品牌荣耀保持活力增长,618大促位列安卓手机销售额第一,荣耀V8一上市即获得同档位机型线上销量及口碑榜双料冠军。
华为消费者云用户数超1.6亿,用户粘性口碑进一步增强;移动宽带与家庭业务2C领域表现强势提升,TABLET及可穿戴产品增长翻番;而全球首款极致超薄、紧凑创新的PC平板二合一产品MateBook的成功上市,宣告华为正式进入PC市场的角逐。
从外部环境来看,终端行业经过过去几年全球性洗牌,已逐渐形成TOP3手机厂商的竞争格局。GFK数据显示,华为智能手机全球市场份额已提升至2016年5月的11.4%,稳居前三,正迅速缩小与前两名的差距,并进一步拉开与第二阵营距离。而中国手机市场洗牌正逐步走向白热化,大批创业型互联网公司仍奢望在夹缝中求得生存,预计绝大部分中国手机企业都将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经历转型初期的阵痛走向持续稳健经营,让我们更坚定我们的战略方向,同时也有更成熟的心态来面对自己的成绩和不足。无论是研发、营销、供应、生态或支撑体系,各领域的能力仍存在较大差距;全球部分区域还处于起步阶段需尽快迎头赶上;我们的成本管控能力较弱。同时,警惕业务高速发展下可能导致的腐败蔓延,BCG问责将进一步从严收紧。成功无捷径,惶者生存,大家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懈怠。惟有如履薄冰,积极发现问题并迅速改进问题,踏踏实实长跑迈好每一步,才能构筑面向未来更强大的实力根基。”余承东在公开信中指出。
“我始终坚信:未来3-5年,我们必定是全球市场能存活下来的2-3家手机厂商之一,也是中国市场能活下来的1-2家主流手机厂商之一,而且会活得越来越好。我们的风格主张向来是:看得见的对手就必须要超越!从量变到质变,属于我们的时代必然会在大家的不懈追求与奋斗中到来。”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