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发中国联通永春分公司,多名客户花巨资买卡却拿不到卡
一方声称通过永春联通的高管,将一笔笔款项转入联通公司的账户,购买充值卡,“帮忙冲量”,一方则称是个人的借款关系,还给打借条。昨日,多名客户聚集到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永春分公司(以下简称永春分公司)营业厅讨说法。
昨日,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泉州市分公司(以下简称市公司)向记者表示,市公司已介入调查。
买卡
花了60万元 一张卡没见到
昨日,在永春分公司桃城营业厅,周女士愁眉苦脸,“60万元花出去了,一张充值卡也没见到。”
周女士是一家物业公司的老板,在泉州、厦门等地承接了一些小区的物业,她说,自己被欠了几百万元的物业费,为了鼓励业主交费,于是想买一些充值卡,奖励前来缴交所欠物业费的业主。经介绍,她认识了在永春分公司工作的郑某,并与他商谈购买充值卡的事宜。
“郑某告诉我,这些卡要从市公司调货,需要一段时间。”周女士称,她于今年分四次刷了60万元到市公司账户。1月1日的账单显示,周女士刷卡10万元。
周女士称,当时她还跟郑某特别强调,这些卡一定要在春节前拿到,因为她已经告知业主要奖励充值卡的事情了。但春节前,她一张卡也没拿到,她只好采取其他的补救措施。春节过后,她仍没拿到充值卡,便觉得出大事了,再次找郑某,要求给个说法,郑某说,给他一点时间处理。然而,周女士仍没等到好消息,于是向永春联通公司负责人反映了情况。
周女士说,作为消费者,她的要求很简单,要么退钱,要么给充值卡。至于郑某跟单位之间有什么利益冲突,这是他们内部的事情。
冲量
高管是他同学 汇入197万元
昨日,李先生也与周女士一起到营业厅投诉要求解决,他涉及的资金最多,其称总金额有197万多元。据称,当日到营业厅要求“还钱”的,还有一人“消费”了20多万元,也没拿到过充值卡。
李先生提供的一张信用卡的刷卡清单中显示,2013年9月22日,其名下的卡分两笔消费了10000元,每一笔交易摘要均显示,收款方为联合网络通信公司。
李先生称,他是从事网上话费快充的,他和郑某又是老同学,对方又是公司高管,因此也比较信任。郑某称业务要冲量,自己身上又有闲钱,就把款项打过去。对方说100元的充值卡,可以有1.5元的利润空间。可是这么久以来,一张卡也没见到。李先生述称,从2013年下半年一直到2015年,最多的时候一天有20多万元的交易额,都是“购买充值卡”。李先生提供的刷卡清单中,记者发现,交易收款方多有“联合网络通信公司”或“中国联通有限公司泉州分公司”字样。
历时一年多,缘何没见到卡,还会一直保持合作?李先生解释称对方是公司高管比较值得信任,而且又是老同学。
罗生门
是借款还是货款 双方各执一词
记者从相关渠道证实,郑某担任联通永春分公司行业总监,2013年左右入职。记者辗转联系上了郑某,他在电话中表示,公司和当地警方已经介入调查,自己不方便说什么,现在大家各执一词,只能等有关部门调查后才会真相大白。
“我跟他们之间的纠纷是一回事,我与公司怎么样是另外一回事,不能混为一谈。”郑某向记者称,周女士的60万元,自己已经还了9万元,而且是个人向对方借的,还给他们写了借条。
他并未正面回答记者“借款汇入公司账户”的原因。
周女士和李先生均否认与郑某存在个人借贷关系。“如果是把钱借给他,我们肯定是把钱打到他的个人账户,怎么可能把钱打到公司账户?”周女士的爱人告诉记者,郑某也未给过欠条。
市公司
钱收到卡已出库 将彻查到底
昨日,市公司综合部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目前,该公司已经介入调查,郑某与几位投诉人之间究竟有什么利益关系,有待调查。
这名吴姓工作人员介绍,市公司在一两周前获悉这件事情后就介入调查。经过核查,公司确实收到了周女士汇入的60万元,同时,60万元的充值卡确实已经出库,也完成了内部激活程序,即这批60万元的充值卡已经是生效的。交接环节的签字人为郑某。
那么这些卡去了哪里?这名工作人员表示还需要进一步调查。他介绍,在这批次卡中,卡的面额不同,也并非全是100元的,与投诉人反映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同时,李先生诉求的数额,也几次发生了变化,明细又比较散,需要逐一核查。据称,郑某在公司内部调查时称,这是个人与周女士等人之间的债务关系,有向当事人出具借条。
中国联通泉州市分公司表示,将继续对此事展开调查,并希望有关部门能协助,待真相水落石出,会及时进行通报。此外,公司方面对有损公司利益的一些行为不排除通过法律等手段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