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平台
`
2025/11/10 16:10
对话爱立信:差异化连接书写5G新故事
0
0

C114讯 11月10日专稿(艾斯)全球电信行业亟需一个引人入胜的新故事。

这可能并不只是从5G6G的一次代际升级那么简单,而是不同的技术使命与用户期待之间的“颗粒度对齐”。

遗憾的是,5G商用已过六载,但至今全球仍有过半运营商停留在非独立组网(NSA)架构。换言之,独立组网(SA)在整体5G市场中仍非主流。这种发展节奏不及预期的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但可简单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将其归结为:5G变现能力不足显著抑制了相当部分运营商的投资热情。

“当前5G技术具备强劲的能力,但运营商的营收模式仍沿用4G时代的传统模式。”爱立信东北亚区副总裁吴立东在2025年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接受C114等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全球多数电信运营商收入仍以流量售卖为主,服务呈现出明显的同质化特征,这是造成行业困境的一个核心原因所在。

图:爱立信连续第八年参加中国进博会。

无独有偶,市场研究公司Omdia资深首席分析师杨光亦指出,全球电信业务收入趋于稳定,电信运营商需提升连接业务的差异化能力并探索非连接业务,从而创造新的增长动力。

网络规模领先到价值领先

Dell'Oro Group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目前全球40个国家/地区的71家移动网络运营商已经推出了5G SA网络。

根据爱立信《移动市场报告》(2025年6月版)数据,截至2024年底,全球仅14%的移动用户使用5G SA服务。这表明在71家提供5G SA服务的移动运营商中,5G SA用户的渗透率仍处于低位。

图:全球5G SA网络商用数量。资料来源:Dell'Oro Group。

当我们问及SA架构升级缓慢的原因时,爱立信中国区CTO王浩博分析道,“一方面是存在着成本压力——NSA可以复用原有的4G基础设施,另一方面这些(尚未部署SA的)电信运营商是在观望和等待成熟的基于5G SA的商业模式出现。”

他认为,过去十多年来,全球电信业普遍依赖于按量计费的模式,在经历了人口红利与移动互联网爆发的高峰期过后,这种单一的计费模式已经无以为继。破局关键在于,通过差异化连接实现整个行业商模式的突破性升级,并且,这将成为5G以及未来6G时代的必答命题。

吴立东则表示,中国5G建设从起步阶段就直接采用了SA模式,这使得我们在SA模式相关应用的探索,尤其是To B领域的应用实践上走在了全球前列。她认为,基于这样一张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领先的5G SA网络,以及完备且健壮的数字产业链,中国有望通过差异化连接服务支持XR低空经济具身智能等新型应用的高质量发展,这不仅将充分释放5G网络的潜能,同时也将推动中国市场实现从网络规模领先到价值引领。

从“卖连接”到“卖服务”

最新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的营收增较上年同期均出现下滑并未出现大幅增长(小于1%),从2025年第三季度单个季度数据来看,三大运营商中仅中国移动实现了营收同比增长。而且,这种收入增长乏力的现象不只是局限于国内市场,观察全球运营商的财报不难发现,这一问题具有普遍性,各大洲的运营商均未能幸免。

王浩博进一步指出,在个人消费者的To C市场,移动终端个人用户相关收入已陷入停滞状态。即便在中国这样网络基础设施成熟度极高、发展水平领先的市场,运营商的每用户平均收入(ARPU)增长也面临挑战。不过,他强调,相较于海外运营商,中国运营商在第二增长曲线的布局与发展方面表现更加出色,因此仍能维持一定的增长态势。

如何走出行业整体“增量不增收”的困境?爱立信的核心思路是通过差异化连接模式,让用户为自身的使用体验付费,甚至为服务的可预测性和可控性付费——网络的价值不止于流量规模,更体现在为用户带来的可预测的未来掌控感与体验上。

“给所有应用均分配同等的网络能力,无疑会造成网络资源的浪费。如今,AI应用及各类新型设备正持续接入网络,这些新应用与新设备对网络能力的需求存在差异。差异化连接就是希望对5G的技术能力进行打包,针对不同应用、不同用户提供定制化的服务。所以,它不是‘售卖连接’,而是转向‘售卖服务’。”吴立东解释道。

据介绍,目前全球已有超过80个B2C、B2B2C、B2B等不同商业模式的差异化连接案例推向市场。

中国创新沃土需要差异化连接支撑

在领先运营商方面,通过与爱立信合作,新加坡电信(Singtel)自2022年以来持续利用切片扩大差异化连接服务版图,在2025年推出全新5G+通用套餐,为高档套餐用户提供2倍、4倍差别化连接速率;在已经开启网络切片元年的美国市场,T-Mobile也聚焦差异化连接,面向应急响应者提供有最低基准线保障的T-Priority服务,面向中小企业用户提供可智能性能调节的SuperMobile 5G切片套餐,并实现了收入与ARPU的显著增长。

早在年初的MWC2025巴塞展上,爱立信就联合中国手机厂商OPPO共同展示了“基于用户选择的差异化服务实现”AI+切片联合赋能的差异化解决方案。该测试依托OPPO端侧的AI能力,当终端实时感知应用卡顿情况后,由终端生成URSP(用户路由选择策略)请求,在用户对请求确认后,网络通过对URSP的支持,给该用户设备发送切换专用切片的指令,实现差异化的用户保障,从而有效解决卡顿问题,实现业务增收。目前双方这一合作正与全球各地运营商洽谈落地事宜。

在中国市场,爱立信也已在多个城市探索针对网红直播场景网络支持的差异化连接应用案例,目前正处于由点及面的规模化扩展过程中。王浩博告诉我们,“差异化连接业务相对“大锅饭”类的eMBB业务往往需要更复杂的网络配置支撑,且需进行一体化推进。中国幅员辽阔,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仍需分阶段、按步骤稳步推进。”

不过,他与吴立东一致认为,中国的创新能力处于领先水平,同时中国消费者与企业对AI等新事物、新应用都非常感兴趣,这为中国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未来各类新应用的落地奠定了良好基础。以AI眼镜产品为例,中国市场的AI眼镜市场正在快速崛起,该应用对于网络时延非常敏感。同时,中国也在具身智能方面引领全球市场发展,而具身智能对网络的需求也呈现出一个明显的特点,即对上行带宽的要求更高,这与传统手机以下行需求为主的网络使用场景存在明显差异。

图:爱立信在2025年中国进博会展出AI眼镜应用。

“中国拥有相对完整的数字化产业链,且每个环节都形成了丰富多元的生态体系。若能充分整合并发挥这些产业能力——依托中国已有的优质网络基础,进一步推动网络向智能化升级,通过差异化连接为各类应用提供精准支撑,潜力将是十分巨大的。中国拥有滋养产业发展的丰厚沃土,具备优越的生态发展空间,这是许多国家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也为未来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吴立东总结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