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专题
2025/3/14 17:08

GTI巴塞罗那研讨会精彩回顾之演讲内容(3/4): 5G-A×AI融通发展

GTI国际产业合作平台  

3月1-2日,GTI第42次研讨会在西班牙巴塞罗那顺利召开,来自GSMA、5G-ACIA、NGMN等国际组织,法国电信、西班牙电信、土耳其移动、日本软银、韩国SK电讯等国际运营商及产业合作伙伴的200余名高层代表及行业专家参会,共同探讨5G-A与AI融合的关键技术与应用。

本篇内容:5G-A×AI融通发展

5G-AxAI工作组报告

GTI高级战略总监Javan Erfanian介绍了5G-AxAI融通发展项目在2024年的主要成果和亮点工作,并展望了2025年的工作目标。5G-AxAI融通发展项目致力于推动5G-A与AI两大领域碰撞融合,激活乘数效应,赋能数智化时代变革。项目聚焦网络智能、网络孪生智能、应用智能、可持续性智能四大领域研究,协同推进开放实验室构建、协同创新社区打造、创新应用案例挖掘三大产业任务,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技术研究为基础,平台建设为驱动,汇聚国际化资源,打通从需求到研发,再到落地推广的产业闭环。

在技术研究方面,形成全域感知、自主智能、协同智能三大技术方向,携手14家伙伴伙伴完成《5G-AxAI新技术、新案例、新模式白皮书》;在平台建设方面,搭建4个全球实验室节点,引入接近20家的社区合作伙伴;在试验应用方面,面向体验提升、网络节能等重点场景取得突破性性能指标。

展望2025年,GTI 5G-AxAI融通发展项目组将持续加强国际化合作,从资金、硬件设备、试验环境等多方面引入合作资源,扩大项目的聚合效应及影响力,进一步推动5G-A与AI的融合创新。

端侧AI创新实践及未来演进

中国移动分享了端侧AI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与实践探索。随着芯片性能的增强和端侧大模型技术发展,端侧AI应用将加速落地。中国移动在垂域智能体、终端智能体、基础大模型等多领域与中兴、荣耀、OPPO、小米、三星等终端厂商展开了广泛合作。未来,随着芯片与模型技术的不断进步,终端设备将能独立提供强大AI能力,进一步带动AI硬件的多元化升级。中国移动愿与产业伙伴共同携手,发挥中国市场在技术人才、终端产业、应用生态等方面的优势,为端侧AI的发展贡献更多中国力量。

网络智能算力融合底座使能多元AI应用

英特尔分享了一系列以智,算,网融合的计划和平台,旨在引领和彻底改变计算、网络和人工智能(AI)的融合创新。这一战略推动显示了英特尔在推动电信行业及其他领域创新方面的承诺。在携手和电信行业在AI转型中,英特尔将利用其强大的CPU为网络引领,通过提供基础融合技术来提高网络效率和能力,为行业设定了新的标准。此外,英特尔也展示了电信AI平台蓝图,基于其各个CPU加AI 产品线,为电信运营商提供了全面,具有伸缩性的部署AI驱动解决方案,加速AI的网络基础设施整合与进展。

英特尔展示了这种融合的一个显著例子,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的P5G平台,该一体化解决方案展示了5G、AI和计算技术的整合,提供了展示此类创新潜力的实际应用和好处。同时,英特尔也推出了面向网络和边缘应用的英特尔至强6处理器是一款系统级芯片(SoC),旨在提供高性能和能效。在AI驱动的时代,凭借其内置的面向虚拟化无线接入网(vRAN)、媒体、AI和网络安全的加速器,满足对网络和边缘解决方案日益增长的需求, 充分发挥其智,算,网融合的平台能力。

移动通信网络数字孪生关键技术及前沿应用

中兴通讯介绍了在电信领域,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构建核心网数字孪生体模型,精准模拟因网元,资源池故障,重大网络运维操作等导致的整网信令风暴冲击对网络可靠性的影响。通过仿真分析,我们可以提前洞察网络瓶颈,预测潜在风险。同时结合智能流控策略,能够根据实时网络状况,动态调整各网元流控参数,使得信令冲击控制强度与用户业务恢复时间取得平衡,有效缓解信令风暴带来的压力。根据实践证明,云化核心网的数字孪生方案,能够达到95%以上的仿真精确度,极大地提升了网络的稳定性和效率,为未来的网络自动/智能优化提供有力可靠的支撑。

3D沉浸与AI:下一代移动设备的视觉革命

莱雅科技(Leia)展示了其创新的3D显示与人工智能技术如何重塑个人设备的视觉体验。通过整合Leia硬件组件与AI算法,手机、平板、笔记本等设备可实现无需特殊眼镜的3D显示效果。核心技术包括LeiaSR?光学层——兼容OLED与LCD屏幕的2D/3D可切换光学覆盖技术,以及AI驱动的眼动追踪、实时2D转3D的神经深度引擎(Neural Depth Engine)。该引擎支持云端或本地运行,能将任意2D内容即时转化为3D影像,同时通过单摄像头实现精准的AI预测性眼球追踪,兼顾低功耗与低延迟。

莱雅提出三类解决方案:增强版(全屏转换,快速扩展内容库)、高级版(优质3D体验,需与UGC平台合作)及终极版(最佳效果,需适配原生3D内容)。其技术已覆盖消费级硬件生态,现场更通过平板设备演示了3D沉浸效果,验证了技术的成熟性与即时可用性。未来,莱雅将通过开放SDK工具推动第三方内容生态共建,并持续优化硬件兼容性,为移动端3D应用开辟规模化商用路径,重新定义人机交互的维度。

6G算网融合:助力通感算智多维服务

中国移动介绍了6G算网融合的研究成果和产业进展。近年来AI、感知等技术得到迅猛发展。以AI推理、XR业务、环境感知和智能运维为代表的业务场景,对计算能力、业务时延和传输带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需求。为满足这些需求,中国移动创新提出了6G计算面新设计。6G计算面包括服务化NAS、智能算网调度和无缝业务迁移,以实现高效的端网协同,助力6G网络提供安全、实时、可靠的通感算智多维服务。下一步,中国移动将加强与产业伙伴的合作,紧抓AI赋能网络的机遇,深化算网融合的研究,助力6G网络具备超越连接的新能力。中国移动还携手Intel、vivo、OPPO、TCL华为亚信等产业伙伴,发布了《网络计算使能端网协同白皮书》,旨在为算网融合机制设计提供参考。

网络AI应用实践和发展思路

爱立信介绍了爱立信无线网的AI应用和发展思路,5G网络从基础网络覆盖、容量部署经过5年的发展进入5G-A阶段的面向支持特定用户体验、差异化连接的新商业范式以及新网络运营范式的创新与变革,并介绍了可编程网络的意义,在于业务创新收入和降低网络运维难度提高运维效率。他讲到了AI的部署包括AI in RAN(基站站点部署AI,以提高无线特性),AI on RAN(AI部署在边缘和区域节点,一般可以用于处理时间敏感业务)以及AI for RAN(AI部署在中央节点,处理网络自动化/rAPP)。最后爱立信还介绍了AI应用的几个案例,如无线接入链路自适应从最初的算法式到5G-A的模型式AI的演进,以及与中国移动合作的自智节能解决方案,从现在的意图驱动式到未来AI/ML模型式预测的演进,另外的案例还包括开发NSA业务流量控制的AI/ML负载模型等。

智能车联产业实践与商业变现

华为介绍了汽车行业在电动化,网联化和智能化三个方面的快速发展和技术迭代。高质量的联接在智能座舱,车云协同和车路云三个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智能座舱方面,5G-A速率的提升和时延的降低可以让车辆支持更丰富的座舱应用。在车云协同方面,5G-A的大上行容量,可以支持L2+的自动驾驶。5G-A的大上行速率和低时延,可以实现L4的远程监控和接管。在车路云上,5G-A的低时延可以提升交通效率,减少安全隐患。验证结果表明,5G-A的解决方案可以实现上行20Mbps,下行20ms,帮助物流企业提升物流效率,降低异常接管次数。

基于5G-A网络的人形机器人应用探索

乐聚机器人基于5G-A技术的人形机器人创新与应用成果显著。搭载5G-A技术的机器人,能够为客户提供高精度定位和低延迟控制等解决方案。无需额外设备,机器人在大场景中即可实现精准定位,显著提升了多机协同操作的精度与效率。低延迟控制功能支持远程操控,满足复杂任务的执行需求。通过边缘计算与云端协同,机器人降低了硬件负担,提升了运算和推理性能。5G-A的高带宽能力支持大规模数据采集,为深度学习模型提供了丰富的训练数据,加速了机器人的智能进化。产业化方面,5G-A提升了规模化应用能力,降低单机硬件成本,推动商业化落地。高精度与低延迟增强多机协作可靠性,拓展工业场景适用范围。数据驱动的智能进化缩短开发周期,适配多行业多样需求。在应用场景拓展上,5G-A抗干扰强,突破室内Wi-Fi局限,且覆盖广,让机器人从室内走向室外,在更多生活场景发挥作用,给人们带来便利。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