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2025/11/20 16:56
筑牢反诈防线!七台河移动多举措守护市民“钱袋子”
0
0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形势严峻,七台河移动充分发挥资源、技术与服务网络优势,全面投身反诈战役。2025年以来,该公司通过源头把控、技术升级、宣传联动等多元举措,已协助七台河市反诈中心提供异常号码线索228条、打击诈骗窝点12个、抓获犯罪嫌疑人73人,切实为市民信息与财产安全保驾护航。近日,七台河移动相关工作人员接受记者采访,详细介绍了公司的反诈治理实践。

源头严管:从入网环节切断诈骗 “通路”

“防范电信诈骗,源头把控是关键。我们从新用户入网环节就筑起第一道防线,避免‘涉诈手机号’流入市场。” 七台河移动渠道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据介绍,公司各实体渠道会对新入网用户开展专项研判,重点关注批量办卡、多人结伴办卡、异地证件办卡等高危场景,一旦发现异常,立即暂停入网受理流程。

同时,针对新入网用户,工作人员会主动宣传反诈知识,并引导客户签署《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法律责任风险提示告知书》。“签署告知书的过程,也是帮用户强化个人信息保护意识的过程,让大家从一开始就重视防诈。” 该工作人员补充道。

内外兼修:技术赋能 + 员工教育双管齐下

在技术反诈层面,七台河移动信息技术中心牵头搭建了针对性解决方案。“我们结合七台河本地涉案特点,建立了大数据模型差异化管控机制,能支撑个性化关停、复通操作,还分梯度设置了复通规则,实现对涉诈通话的事前管控。” 信息技术中心工作人员向记者解释道。

此外,公司还积极推广“短信免打扰服务”“高频骚扰电话防护”两项便民业务,并按省管局要求推进国际来信来话管控。“我们已向全市移动用户下发国际来信来话免打扰提醒短信,线下营业厅也会播放宣传视频,协助存量用户关闭相关功能,从技术上阻断境外号码诈骗路径。”该工作人员表示,日常还会通过营业厅检查,督促一线人员落实好这项工作。

而在内部管理上,七台河移动定期组织员工开展反诈警示教育。“我们会组织大家学习《内部人员涉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警示教育案例集 V4.0》《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警示案例汇编》,用真实案例剖析问题根源,引导员工以案为鉴。” 人力资源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司始终要求内部员工及渠道人员“零参与”涉诈违法犯罪,全力维护企业形象与行业秩序。

场景延伸:多维度宣传 + 政企协同扩覆盖面

“除了技术和管理手段,让市民真正‘懂反诈、会反诈’,还需要高频次、多场景的宣传。”七台河移动市场部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公司在各营业厅多点位布置反诈宣传物料,台卡、海报、展架等载体上均印有防范知识,工作人员办理业务时也会主动 “搭话”,向客户讲解最新诈骗手法。

更值得一提的是,七台河移动还联合市反诈中心,共同印制了“最新识别诈骗公式”宣传品。“我们把犯罪分子常用的诈骗手段拆解成‘公式’,比如‘冒充客服 + 退款诱导 = 诈骗’,让群众一眼就能看懂,切实提高辨别能力。” 该工作人员说。

在政企协同方面,七台河移动与市反诈中心建立了常态化沟通机制。“一方面,我们通过模型识别关停通话异常号码,将线索上报反诈中心,助力正向抓获嫌疑人;另一方面,按反诈中心需求提取易受骗人群号码,开展反向调查,打击诈骗窝点。”公司网络安全部门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仅 2025 年 6 月就已反馈第一批数据,且这项工作会长期推进。此外,双方还定期召开研讨会,分析最新涉案手法,联合开展风险号码筛查、拦截等源头防控,“正因如此,2024 年末市反诈中心还特意给我们发了表扬函,这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

“2025 年我们会继续秉持初心,发挥电信企业带头作用。”七台河移动相关负责人在采访最后表示,公司将持续与市反诈中心等单位紧密协作,坚决遏制电信诈骗多发高发态势,“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为构建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贡献更多移动力量。”

C114中国通信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C114通信网”的文章皆属C114版权所有,除与C114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单位外,其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联系021-54451141(汪先生)。其中编译类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系C114对海外相关站点最新信息的翻译稿,仅供参考,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有翻译质量问题请指正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