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无线通信
2012/4/1 10:16

中移动猛打4G牌存风险 TD-LTE恐成吸费陷阱

IT商业新闻网  管维

据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公布的2011年全年用户数据显示,从3G市场看,中国通信市场已进入到了三足鼎立的格局。对于目前猛推TD-LTE中国移动和它的用户们来说,4G是个机会也可能是个陷阱,因为4G可能会让“天价微博”事件可能会接二连三地出现,也会与中移动目前建设的WLAN产生冲突。

数据显示,中国联通集团2011年新增3G用户2595万户,成功完成年初新增2500万户的目标,其3G用户总量为4001万户,3G市场份额为31%。中国电信集团全年新增3G用户(EVDO制式)2400万户,3G用户总量为3629万户,3G市场份额为29%。中国移动2011年全年新增3G用户(TD制式)3051万户,其3G用户总数达到5121万户,3G市场份额为40%。而在2G时代,中国移动GSM的市场份额一直维持在85%以上的水平。

2G时代中移动遥遥领先,3G时代却三足鼎立,这是2009年时工信部发放3G牌照的原因之一,但中移动很难适应这样的形势。

进入3G时代以后,因为肩负着运营TD-SCDMA这一国有自主3G技术标准的重要责任,中移动在2G时代积累下来的不少中高端客户优势受到了空前的挑战,尤其是在联通、电信全面启动3G推广以来,TD-SCDMA在智能终端方面存在的不足更是让中国移动一度陷入了被动。

我们看到,自从接任中移动董事长后,奚国华的工作重心已经押在了TD-LTE上。业内人士也认为,能否凭借4G实现中移动的绝地大反攻,以解决3G制式TD-SCDMA商用成熟度不及对手,应是奚国华未来努力的方向。

从目前来看,尽快过渡到TD-LTE以改善相对不利的局面是中国移动正在做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移动呼吁4G发牌的热情空前高涨,从去年到今年,其一直不断加大TD-LTE的商用试验规模,并积极组织国际运营商力量力挺TD-LTE标准。前天(3月30日),中移动更是在杭州正式开通了TD-LTE体验业务。

尽管如此,中移动主导的4G技术要想获得全球认同,并不会顺利。日前,德银在报告中调整了对中国移动2012年的预测,认为中国移动近期股价强劲,是因为市场看好TD-LTE技术的未来,但工信部现时政策主要还是平衡三大电信运营商的市占率,估计国产4G要三年后才能全面推出,且能否在全球普及亦存在疑问。

这样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因为中移动接下来将面临TD-LTE商用部署的频率、终端、芯片等多项关键问题。例如,在TD-LTE产业链中,终端一直是发展相对滞后的一环。有专家表示,2013年,终端的发展很难跟上中国移动20万基站的部署速度。届时,TD-LTE将主要提供数据业务。而按照发展规律,终端厂商只有看到TD-LTE网络部署相对成熟,才有可能大量投入产品的开发。

与3G相比,站在用户的角度来看,4G的最明显好处就是通过移动终端来感受无线上网速度的飙升。但有分析人士表示,速度的提升等于用户在同样的时间里可能会消耗更多的流量,而在移动运营商目前对于手机、平板无线上网主要按照流量进行收费的模式下,这同时也会让用户的话费会快速消耗。这意味着用户接触TD-LTE之后,“天价微博”事件可能会接二连三地出现。

另外,对于中国移动总裁李跃曾表示,“在数据流量迅猛增长、无线蜂窝网络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中国移动要特别重视WLAN的建设和经营”这个观点,《南方日报》发表评论指出,既然WLAN已经足以满足用户移动流量的需求,且随着技术的改善其无线带宽速率已经飙升到了300Mbps的水平,远高于目前最快的4G,那么建设4G还有什么意义呢?这显然才是目前中国移动最需要想明白的问题,要不然从3G到4G的升级只会沦为商业宣传的噱头,数千亿元的投资也只能是重复建设的负面典型。

而易观国际分析师王颖在接受IT商业新闻网记者采访时表达了自己的乐观态度。她认为,WLAN、2G、3G、4G是相互配合的,中移动需要借此来满足网速的分配问题,满足不同需求。其实网络通道也可当做是一种消费品看,4G网络搭建完成后,消费者对网速也会有进一步的需求,4G也因此会成为必需品,到那时,这一必需品的价格应该会回归到消费者能够接受的程度。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