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TD-LTE的6+1城市规模试验中,南京的TD-LTE试验网包含四个测试区域,分别为江宁科技园区、江宁大学城区、湖南路区域和机场高速区。整个工程建设任务主要由大唐移动联手集团和地方移动公司的各部门来完成。在这一场备受关注的试验网建设和测试项目中,产业链的“深度协商合作”被赋予了更深层的意义。
建网成果推动测试进度
据大唐移动LTE产品线总工程师蔡月民介绍,自4月8日实现TD-LTE规模试验网业务开通以来,南京TD-LTE试验网已经基本建设完成,实现了大部分基站的成功开通,并针对已开通的基站完成连片优化,形成多小区连续覆盖的网络区域,终端可在区域内高速移动,验证组网性能。
5月中旬,南京TD-LTE首先开始进行核心网测试。
6月中旬,大唐移动与中国移动在南京完成核心网及传输、承载等测试,用时6个星期,比原计划提前两周完成。
截至7月初,各测试区域的建设已基本完成。目前,大唐移动已开始进行无线测试,各测试分组按计划开展正式测试和预测试。
此前不久,工信部与中国移动还在南京召开了TD-LTE试验网工作调研会,了解了南京LTE试验网的相关进展情况。据悉,在江宁核心网测试现场,调研组对于大唐移动在TD-LTE阶段实现了包括核心网在内的端到端解决方案整体性突破给予了肯定。
受环境影响不大
在各TD-LTE试点城市中,有些地区例如广州等地地理环境特殊、无线网络覆盖难度较大,对于南京这一东南沿海地区的地理环境,蔡月民称,南京的TD-LTE试验网区域中存在一些特殊地理环境,但是凭借前期的合理网络规划,试验网建设没有受到地理环境的明显影响。
蔡月民解释,网络规划之初大唐移动就已了解到,南京的地理环境类型丰富,市内有山丘、水面(长江等),交通线路立体化(高架路、高速路、京沪高铁),这些会对无线网络覆盖产生一定影响。比如,由于山丘的存在,对个别站址的选择有一定影响;测试区域内的高架桥,对于个别站址的选择也存在一定影响。所有在试验网建设中存在的地理环境影响,在今后商用网络建设中都会出现,需要在试验网阶段即总结经验提出应对方案。
对此,大唐移动和运营商制定了详细、合理的网络规划,其中一个内容是TD-LTE试验网专门针对南京机场高速实施专项覆盖。经过缜密的前期规划,此场景的网络建设实现了既定目标。
建网中的创新点
快速建网是本次南京TD-LTE试验网的一个亮点。
据蔡月民解释,大唐移动TD-SCDMA产品与TD-LTE产品共平台,可以实现由TD-SCDMA现网向TD-LTE的平滑演进,保护现有网络投资。本次的TD-LTE试验网建设,要求新增TD-LTE设备与TD-SCDMA现网分立系统主设备,但是很多设备例如机柜、GPS等均可以产品共用,这样就节约了大量成本,加快了建网速度。
中国移动2G/3G/TD-LTE及联通、电信无线网等多网共存是本次建设南京试验网中的另一大创新亮点。
此前,多家运营商的多种无线网络制式共存,各网络系统设备和配套设施的分立存在占用了过多的空间也消耗了过多的资源。据悉,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网络建设资源,降低建设成本并提高建网速度,本次南京TD-LTE试验网建设中实现了多系统基础设施及配套的共享。同时,南京TD-LTE试验网的建设和施工都严格按照商用网络标准进行。其中,不少站点直接采用了与2G/3G网络相同的天线美化处理,通过这样的处理使得居民更容易接受无线网络建设对于环境的影响。
现网考验设备能力
几大城市的TD-LTE规模试验网建设,不仅让中国移动在新技术采用、新网络部署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更促使网络设备提供商推出的技术、产品在现网中得到更实际的验证。
在6月初中国移动主办的2011NGMN会议上,有一项业务演示是大唐移动推出的基于TD-LTE网络的“多点触摸主播系统”。针对该业务是否会在南京TD-LTE试点项目中试用,蔡月民称,“多点触摸主播系统” 是TD-LTE众多业务演示中的一种,之前在南京已进行过演示。根据该业务的表现形式和用户体现,后续有望在新闻等单位形成直接应用。包括此业务,大唐移动在南京还演示了视频点播、在线游戏、远程监控等,相关内容都将在后续应用中进行推广。
此前中国移动和大唐移动联手创新的8天线波束赋型技术在本次TD-LTE规模试验网的多个试点城市中的室外宏基站中也得到了应用,并将在此次规模试验中面临多方面验证。其中,大唐移动南京试验网将重点对该技术进行功能和商用能力上的验证。
阻碍建网的一些现实问题也在逐步解决。
此前,不止一家承建方提到,TD-LTE建网中物业协调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这在南京TD-LTE建网中也频频出现。
据大唐移动称,由于民众对于电磁辐射知识的不全面了解,对TD-LTE的建设尤其是天线、设备安装表现出了抵抗,对于建设进行产生了一些影响。通过反复多次的对于电磁辐射知识的宣讲介绍,此问题现在已有所改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