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OTT企业竞争和自身业务转型所迫,三大运营商正在大幅提速4G网络建设。向流量经营转变的同时,语音业务下滑给运营商带来了不小的阵痛,尤其是在微信电话本、触宝电话和360免费电话等网络(IP)电话上线后,这种阵痛显得更为激烈。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语音营销很快就将走向终结。尽管下滑势头明显,但从营收比例来看,语音业务仍是运营商主要的收入来源,在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下仍有巨大需求。因此可以说,未来一段时期,语音业务仍具有市场空间,对运营商及虚拟运营商而言,关键在于如何把握方向、合理运作。
语音营销的空间到底在哪里
在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当下,哪些用户仍对语音业务较为看重呢?一方面,一些低收入人群对语音单价仍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比如学生党(无经济能力)、进城务工人员等;另一方面,像从事销售活动的业务员等,由于其工作或生活的特殊性,对语音有着巨大的需求。
而从更为宏观的角度来看,中国通信市场极具阶梯属性,主要表现在一、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的用户在语音需求上存在巨大差异。
一、二线城市网络信号的覆盖度较高,通信服务对象以白领等高学历人群为主,他们对数据流量的依赖度高,语音业务的施展空间有限。但是在广大的三、四线城市,用户对新事物、新信息反应较为迟缓,不仅4G等网络建设本身存在一些盲区,用户日常的通信习惯也较多停留在语音通话和短信收发上。
因此,用户刚需的支撑让语音业务在三、四线城市能够“花开百日”,而三、四线城市大的用户基数也决定了语音业务今后潜在的获利空间。
30免卡语音最低9分钱,精准定位潜在用户
运营商及虚商分好4G时代最后一块语音蛋糕,找准目标人群很重要,应充分挖掘低收入群体及三、四线城市用户的诉求。虚商蜗牛移动日前推出的“30免卡”就是一个较为成功的案例。
30免卡延续了蜗牛免卡系列产品“免月租”、“免套餐”、“免漫游”和“免最低消费”的一贯特色,并采用阶梯式资费,电话越打越便宜,用户月消费额60元以上时,国内主叫语音低至每分钟9分钱。
依靠“0门槛”的资费模式,以及低至9分钱的语音单价,30免卡面市后迅速赢得了那些以“省钱”为第一诉求的消费者们的青睐。其中,尤其以高龄段用户和学校在读学生等最为明显:像父母辈的生活习惯朴素,流量需求不高,多使用语音通话;而学生群体受经济制约更倾向于低资费。
9分钱的语音单价,即便在一线城市也极具竞争力,因此可以想见的是,30免卡在三、四线城市受到了广泛欢迎。更为重要的是,由于30免卡破除了固定套餐的捆绑,也取消了月租费和漫游费,在语音业务模式本身作出了很大的创新,对于习惯了传统运营商套餐的三、四线城市用户来讲,这样一系列创新着实让人眼前一亮。而且,语音在用得实惠的同时,还要用得明白,30免卡独特的创新模式决定了它的资费更为透明,排除了扣费猫腻、霸王条款等老大难问题,这一点也是广大用户也十分看中的。
30免卡的初步成功,给基础运营商和虚拟运营商都带来了一些启发。未来,在语音业务转向流量经营的大趋势下,如何精心细分语音服务的发力点,找准目标用户,从而用新的思维与视角来开展语音营销,将是做活市场的不二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