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工信部数据,截至 2023 年底,我国 5G 基站总数达 337.7 万个;5G技术产业在技术标准、网络设备、终端设备等方面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随着5G发展红利从用户规模增长转向用户价值提升,网络建设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更加强调提升用户体验。因此,优化用户体验、基于用户体验进行 5G网络高质量建设,将是未来 5G发展的核心方向。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5G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丰富5G技术应用场景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推动5G/5G-A技术、应用创新的交流和合作,特策划本期《5G/5G-A技术和应用》专刊。专刊内容涵盖 5G/5G-A 关键技术、网络建设、网络优化、网络管理及行业应用等方面。这些论文汇集了作者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期望能够为读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查看全文>RedCap作为轻量级 5G技术,是蜂窝物联网的重要演进方向,它可有效兼顾行业对技术性能和部署成本的双重需求,有助于加速 5G技术融入千行百业。分析了 RedCap 关键特性、基本通信功能要求、产业生态及应用场景等,提出RedCap部署策略及网络、业务规划建议,推动蜂窝物联网持续向端网协同方向发展和演进。
从通感一体化工作模式入手,依据感知方式对其工作模式进行了细分;然后进一步分析通感一体化系统模型,分析了无线信号发送、接收处理,以及频域雷达处理过程,包括插值、目标距离和速度估计;然后依据通感一体化技术特点,分析了通感一体化应用场景;最后,基于5G测试验证了通感一体化技术在低空无人机场景的远距离探测和精准跟踪能力,为通感一体化技术落地实施提供了依据。
切片能够将网络资源灵活分配,将网络能力灵活组合。介绍了切片在无线侧的3 种实现机制:基于 QoS、基于 RB 资源预留、基于载波隔离。对切片和切片组的网络性能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切片功能可以实现差异化的服务质量和业务体验,在网络资源分配和资源保障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5G网络运营中将会有广泛的应用。
介绍了一个基站电磁辐射数字化检测平台,该平台利用 5G+互联网技术,实现了基站电磁辐射原始监测数据、频谱图的实时上传,以及基站电磁辐射监测的全要素、全流程管理,并结合 CNAS 实验室认可要求介绍了数字化检测系统投入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针对西部高铁线路隧道占比大的特点,基于共建共享模式,深入研究了高铁隧道5G/4G频率规划、网络覆盖、基站设备选型及泄漏电缆的使用等策略,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高铁隧道无线网络覆盖,达到良好的效果。
海洋覆盖的关键是站点的海拔高度,对于沿海以平原为主的地区,常规手段难以实现5G海域超远覆盖。提出一种基于两级接力的5G海域超远覆盖方案,通过在海上平台部署海基站,与陆地岸基站实现两级接力的方式实现海域超远覆盖,并通过实测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
深度覆盖作为 5G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备受业界关注,居民区是深度覆盖薄弱且影响用户感知的主要场景,其中老旧多层居民区楼宇结构多样,覆盖场景复杂,一直是无线网络建设的难点。通过创新引入5G数字微分布式光纤直放站,成功解决老旧多层居民区选点建站的难题,在有效提升5G深度覆盖水平的同时,大规模减少信源设备的投资,实现低成本建设,精细化覆盖,形成一整套老旧多层居民区需求解决方案。
900 MHz网络的大规模建设,给运营商带来了极大的成本压力,低成本建设成为运营商的迫切需求。首先对 5G站点的成本组成进行分析,得出影响建设成本的主要因素为主设备价格,影响维护成本的主要因素为租金、电费,通过分场景设备选型及 900 MHz 室分等方式达到降低主设备投资的目的,通过直供电改造、天馈整合、落实免租免电政策等方案降低租金、电费等维护成本,同时分析了低成本方案可能对网络覆盖、网络质量及网络容量等方面造成的影响。
针对5G用户量大、流量密度大等高密重载特殊场景,引入分布式Massive MIMO 技术,给出典型场景的速率和容量提升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了验证。最后总结了典型场景的组网应用建议,对提升 5G用户感知,促进 5G市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一代的无线网向着云化、智能、算网融合等方向演进,这对无线网的管理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系统将面对更多的资源和功能,需要提供更加高效快捷的运维能力。从未来无线网络对管理系统的需求角度出发,基于目前已有的管理系统架构和标准化工作,对下一代算、网、智一体化无线网管理系统的后续发展进行了探讨,希望为新型的无线网管理体系的发展提供思路。
5G 网络实现语音呼叫的方式有 2种,一种是 EPS Fallback回落方式,另一种是目标VoNR非回落方式。由于EPS Fallback方式需要先回落至4G网络,主叫接通时延相比 VoNR方式要慢 1 s左右。提出针对 EPS Fallback主叫流程的优化思路,通过网络侧升级改造,最终达到EPS Fallback主叫时延与VoNR主叫时延一致的效果。
介绍了采用 5G公网兼顾低空覆盖的方案。分析了采用 5G公网兼顾低空覆盖方案的可行性及可能存在的问题,根据低空覆盖需求针对性提出优化的兼顾覆盖的优化方案,并进行了测试验证。最后根据测试结果分析,给出不同高度条件下,采用公网兼顾低空覆盖的应用建议。
针对5G基站采用GPS同步方式时成本高、安全性低等问题,提出一系列的解决方案。首先,用双模模块解决卫星授时的安全性问题。其次,采用有源功率分配和无源功率分配方案解决卫星天线安装受限问题,并降低建设成本。在无法安装卫星天线的情况下,采用1588v2技术在IPRAN接入环内部署主从时钟源。该方案可以满足100 ns的同步精度需求,并且可以大幅度降低5G时间同步的部署成本,对5G时间同步技术的优化和部署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面向 900 MHz 频段 NR 网络重耕演进,进行了该频段 5G NR 系统与邻频 DME系统的共存分析。首先介绍了系统干扰模型,而后阐述了系统干扰仿真的实现,包括使用的仿真参数、传播模型及仿真拓扑,并给出了仿真分析结果,最后针对分析结果给出了相关建议。
首先,对 5G 智能核心网网元 NWDAF和 UPF赋能,多网元联动形成能力底座,然后基于AI和大数据分析能力,对业务流量进行应用识别和感知优化,实现移动网数据业务的动态 GBR 保障,保障效果明显。该方案无需用户安装第三方软件,不改变用户的使用习惯,保障用户数据安全。
针对协作通信网的中继选择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推理的自适应中继选择方案。该方案拓展地运用了放大转发协议的原理,准确地分析了中继节点后验概率,并以此选取最优的中继节点进行信息传输。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在信噪比恒定的情况下,显著地提高了网络性能。
为了提升 5G 网络上行覆盖范围和小区边缘用户的体验,包括运营商、网络设备、终端、芯片、器件厂商在内的整个移动通信产业链都在致力于提升移动终端的发射功率。重点分析了 3GPP R17 标准化工作完成的 5G NSA、5G SA 载波聚合和 5G SA FDD 模式下高功率终端的标准化解决方案和相关射频指标影响。
随着网络侧日趋成熟,5G LAN行业示范应用层出不穷,这对商业化工业物联网5G 终端也提出新的需求。为了满足工业现场组网规范要求,首先分析行业应用对工业物联网终端5G LAN组网的具体要求,然后提出相应的组网解决方案,方案的核心在于设计了5G终端系统内L2/L3数据混合转发、转发优先级保障。方案已经在相关5G物联网终端产品中采用,该方案解决其生产区、运维混合组网问题。最后,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为了达到 5G使能工业网络的目的,3GPP对低时延、高可靠场景进行了全面增强,在标准上深度讨论和制定了支持 TSN的确定性业务的方案。5G TSN打造全面互通灵活接入的确定性工业网络,5G 和 TSN 的融合是技术发展的趋势。重点分析了5G TSN网络的需求,归纳了5G TSN技术的标准化研究进展;最后对应用方案进行了探索和总结。
Copyright©1999-2024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中国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