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版权为《邮电设计技术》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电设计技术》编辑部
摘 要:聚焦多智能体自适应安全体系的“鲁棒性—适应性—业务约束动态平衡机制”,针对动态威胁环境下攻防对抗的复杂特征,拆解三维度耦合难题,构建“感知—决策—执行”三层架构,设计分布式协同机制、特征融合算法及动态平衡策略以探讨解决局部感知局限、执行一致性及目标分歧等问题,并展望了工程实践的技术演进方向。
关键词:多智能体;自适应安全体系;鲁棒性;适应性;动态平衡机制
doi:10.12045/j.issn.1007-3043.2025.09.006
引言
目前,网络威胁并未趋于减少,而是结合新型技术变得更加复杂多样。尽管网络安全防御体系借助最新技术得到显著强化,但攻防双方的态势在未来仍将维持动态平衡。攻击手段的持续变异、威胁路径的动态演化及业务需求的实时变化相互交织,仍是网络安全防御面临的重大挑战。攻击者利用漏洞框架的自动化生成能力与攻击工具的模块化组合特性,持续压缩防御响应时间窗口,导致防御方长期处于“补丁滞后于漏洞、策略落后于变异”的被动状态,应对难度显著提升。在此背景下,基于多智能体技术的自适应安全体系成为研究重点,其动态感知攻防形态并自主调整策略的能力,为有效应对动态攻防问题提供了关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