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
2010/10/14 16:35
专访:三技科技执行总监 谢先明
0
0

C114: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C114中国通信网在2010年中国国际通信展中的高端访谈节目,今天我们请到的嘉宾是三技科技的执行总监谢先明先生。

嘉宾:大家好。

C114:首先我们有请谢总介绍一下三技科技。

嘉宾:辽宁三技科技是一家主营IDC业务的私营企业,成立于1997年,我们拥有自主的技术研发队伍,运营商服务能力相对也是比较高的。公司持有IDC正规的牌照,是目前业界不多的具有认证资质的企业之一。主要运营的项目是出售服务器的带宽,网络带宽和服务器托管。公司带宽的覆盖大概全国现在有200多个城市,为客户提供比较合理的价格,星级IDC机房,在电信、联通、教育网、移动,我们都有比较好的机房,同时我们在辽宁也拥有一个比较大的自建的机房。我们三技科技的宗旨就是提供最稳定的IDC的线路服务,对客户的带提供宽90%以上的流量负载,我们机房有超过两万个小时的无故障运行,硬件条件起来比较好的。

三技科技在后面的发展中,会涉及到很多互联网的网络服务,比如说门户网站,远程教育,远程会议,还包括企业管理的信息化ERP的服务,甚至包括网络游戏这一块我们也会有考虑。我们未来的重点是云计算的服务,这是我们花了比较多精力去做的一个事情。

C114:刚才谢总说三技科技成立了十几年了,互联网的发展在中国只有十年的历史,三技科技基本上见证了三中国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过程,我们在市场营销,客户进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
    嘉宾:客户这一块,我们还是算比较多的,我们早先的客户,包括迅雷,酷6。

C114:迅雷和酷6是中国互联网行业在各自领域非常领先的企业了,他们选择三技科技,也从侧面反应了我们三技科技的实力。您提到了我们原先可能比较关注IDC的带宽批发或者是服务,现在我们进入一些新的领域,云计算的领域,您能不能详细介绍一下我们在云计算方面的打算。

嘉宾:是这样子的,我们做云计算其实是有一些考虑的,主要是现在IDC首先在国家这一块,对用户宽带是一个比较大的提升,每个用户的宽带能力是比较强的,其实现在企业的需求也会更多,国家现在都倡导三网融合,像未来的IDC发展,因为根据实际情况,三网融合,IDC的服务转型,这是IDC企业的发展必然趋势。我们重点考虑其实是在服务转型这一块,三网融合大家提得比较多了,我们就不说了。服务转型我们主要考虑用云计算的概念,同时云计算其实是为企业服务的。企业现在的需求很多,做服务器的带宽一个是峰值,比如说我要跑到100M就要租100M,很多企业提出要求,我有时候是高峰,有时候是低谷,这样对带宽提出了不同要求,对设备这一块提出了要求,100M可能就要一个柜或者是更多的柜子,不同的客户需求。另外,企业其实现在很多的软件企业和互联网企业都是一个跨平台,跨终端的服务比较多,最明显手机是比较流行的,3G。另外,像电视终端,汽车终端,甚至是包括很多自主做的一些电子阅读器,电子书包的终端,跨终端的服务也是比较多。

以目前IDC这种结构,或者是互联网这些技术来讲,解决这些问题是相对比较麻烦的事情。我们推出云存储也是根据这个潮流的发展,在未来五年甚至是十年,就会被完全连起来了,连起来的话,按照国外的Google公司提出的云计算概念,它是比较好的解决方案,我们认为它在这块做的投入和准备工作,在云计算这一块我们主要目前有的一个产品是云存储的产品,但是云存储和现在流行的网盘概念不完全一样,网盘说白了它是网络的文件存储,网盘和你的服务器是相关的,云存储,在各大运营商那都有节点,过了节点以后,用户感觉没有跨网的感觉了,但是网盘会有一种跨网的感觉。云存储这一块,基他有一些应用,或者服务,IDC转型成云存储,我们可以做托管,向企业出售流量和空间,这一点在国外的亚马逊服务的时候是做得比较成功的。

另外,我们还会做一些相关的应用,这个应用是针对个人或者是企业的,比如说像视频聊天,远程会议这一块,我们的服务其实都已经开始去做了,包括还有数据备份,这个企业级的数据备份,像“911”事件大家都知道,一个中心机房垮了,数据就完全丢失了,用云存储备份,至少会在几个运营商当中都有数据,这种状况是不可能发生的。

C114:云计算的热门,云计算的服务,关键是抓住了用户的需求,他们要随时随地按需付费。

嘉宾:对,按流量付费,按时间付费都是可以选择的。

C114:您提到了一个概念,关于云存储业务备份的一个业务,备份的业务,我想问一下您的备份业务能不能保证企业业务的不间断性运行,如果我在某一个节点出了问题,没有时间的情况下,实现业务的平滑的从另外一个节点备份过来。

嘉宾:这个原理上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操作当中还会存在一些问题,毕竟现在国内也没有一家像亚马逊那么好的企业,我们现在还做不到这个水准,的确是做不到这个水准。但是我们希望能够做到这个水准,公司在不断投入这个事情,你说平滑的过渡,也分服务,比如说有一些主站并不设在我们这里,我们就没有办法保障,但是数据的保障是可以做得到的。

C114:刚才您提到了我们在辽宁有自己的机房,其实很多厂商没有自己的机房,作为一个IDC有自己的机房和没有自己的机房差别大吗?

嘉宾:应该说差别还是比较大的,首先有自己的机房相当于我们对数据的保障是可以保障的,因为这个都在我们的管理范围之内,我们的技术也都是我们能做的,我们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如果是代理的模式,中间商到处去拿一些带宽来卖的话,其实他对这个机房的情况,他并没有一个保障,可能他比较了解,但是并不能得到一个保障。

C114:IDC的机房,多线机房的概念,可能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南北的分隔是有相关联的,您是这方面的专家,能不能解释一下双线机房的好处?与传统机房相比。

嘉宾:双线机房肯定有它的好处,用户过来以后,在两边的速度,两条线路速度还不错,但是现在来讲,因为现在存在一个问题,有一些运营商其实上是不允许接双线机房的,和运营商的利益相关,还有本身网络布局,技术角度来讲,如果你在中间到处接节点,会存在一些问题,会有一些制约,国家也正在努力解决跨网的问题。至于我们自己,我们在辽宁拥有自己的双线机房,并且还比较大,我们对用户的跨网支持是比较好的。

C114:前一段时间中国电信下发了一个文件,要求非骨干网络结点穿透流量,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嘉宾:首先这个事情是两方面的,第一方面有它积极的意义,中国的通信改革,电信和网通分家以后,导致线路的问题,它两个连通没有那么好,这的确是一个用户需求,谁希望一部分好一部分慢呢,企业还得付两份托管的钱去做这个事,双线机房和流量的穿透,它应该不完全一样,有些双线机房会相对比较好一点,因为它毕竟有自己的执照,通过正常的手段去做的。流量穿透虽然能够和双线机房一样解决一些问题,但是它手段不是特别好,它会影响到运营商的情况,运营商的利益和结算情况,我认为其实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它会扰乱IDC的市场,价格就会被搞得特别混乱,用户不知道怎么去选择,企业也不知道怎么去做。

C114:关于IDC市场的现状来看,有电信运营商,还有很多大规模中立的运营商,还有很多渠道代理,的确价格非常混乱,消费者容易误导,您如何看待在这么一个混乱的市场情况下,您觉得我们三技科技核心的竞争优势在什么地方?

嘉宾:我觉得应该从两个方面去讲这个问题,第一首先是要有服务保障,为什么这个市场比较混乱,因为很多小的代理和一些小的,甚至是没有执照的IDC公司,它对用户没有特别好的保障,因为它公司如果执照都没有,他可能今天做了一单,拿了钱以后,就会消失,IDC都是三个月或者一年的付款,这样就导致了企业对IDC的不信任。我们公司做得很久,资质拿到时间比较长,所以用户会比较信任我们。价格方面我们并没有绝对的优势,但是我们保证质量和它的性价比,同等质量的东西,我们可以说是价格相对比较低的,同时加上我们的增值业务,我们的保障,我觉得是我们在竞争中的一个优势。

C114:刚才谢总提到了互联网数据中心的营业资质,具备这个资质的企业特别少,这也是政府监管的问题,政府监管并不是特别严格,整个行业环境也会受到影响,很多用户对这个并不信任。

嘉宾:是这样,所以说这个行业需要大家一起去经营和维护,我们也希望很多小的IDC走一些以服务或者是和用户建立一个信任关系,做好服务,这是对行业比较好的一个情况。

C114:三技科技的市场营销问题,我们是采用直销还是发展代理商来帮助我们做销售呢?

嘉宾:我们目前主要是直销的模式,代理模式我们也会担心影响企业的品质,如果真的我们能够向客户提供保证,但是代理商把钱卷跑了,我们和客户也没法交代了。

C114:我们有自己的数据中心,国内做数据中心的企业非常多,包括一些很多原来没有的IDC服务商,现在也会自己建设IDC数据中心,我们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内有没有计划再新建自己的数据中心呢?

嘉宾:这是根据我们的产品策略来发展的,首先我们的云计算服务,我们要做一个类似于亚马逊S3的服务,我们在全国的确是需要比较多的,大的数据中心现在我们只能说是在筹划过程中,并没有进入实际阶段。但是结点这一块,我们在运营商VIP机房这一块做得已经比较多了,为我们的云服务布局,也为我们现在的客户提供更好服务。

C114:我们的策略主要是通过和运营商,通过双方的战略合作获取他们的结点资源。

嘉宾:可以这么说,因为运营商机房它相对来说比我们自己建机房的服务质量要好一些,这是肯定的。我们如果自己建机房的话,就相当于流量必须得非常大,才能够保证质量。否则的话,你从运营商那里拉一根光纤接到自己机房里面去,那种质量也不是特别好。

C114:谈到运营商,包括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它们都推出了自己的云计算战略,他们也不想把这个机房卖给你,他们也想发展自身的服务,他们会不会和我们产生一些竞争?

嘉宾:我想这个应该是不会的,云计算,云存储这一块,它最终的还是在服务上,在用户上,我觉得竞争,和运营商这一层没有,不管怎么样,最终我们还是会用运营商的资源。我们是不是能够帮助运营商带来用户,这是比较关键的,比如说我们在电信的用户特别多的话,我们可能在电信上要求的结点就特别多,运营商他自己建的结点如果能够服从国家大的策略,比如说把网络打通,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件好事,它的骨干网络通了我们只要专心做服务就好了。

C114:您反复提到服务能力和亚马逊在美国推出的一些服务,现在国内没有一个厂商具备亚马逊的服务提供能力,我们是不是把它当成了一个榜样?

嘉宾:至少这一段是我们学习的一个榜样。

C114: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对谢总的采访到这里就结束了,非常感谢谢总作客我们的演播室,我们也希望三技科技在未来几年能够快速的发展,成为中国的亚马逊。

嘉宾:谢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