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网
`
2010/9/10 15:42
在“磨合”中成长 ,广电需要兼顾业务融合
0
0

早在年初国务院发布三网融合新政之后,三网融合便被行业内外的广大媒体推到了空前绝后的高度,借助发展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的契机,三网融合正迅速成长并迎接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今年6月底,几经周折的三网融合试点城市(群)名单终于尘埃落定,截至8月16日,12个三网融合试点城市(群)已全部上报试点方案,揭示着试点方案正式接受审核。

对于广电来讲,“广电正处于网络与业务各自为政、分离建设的阶段,与网络运营商、设备供应商和应用服务提供商的合作只处于‘磨合’阶段,广电未来的网络建设需将兼顾与未来业务的融合。”来自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首席方案架构师刘永春(以下简称刘永春)向记者反复强调。

上海贝尔作为全面的端到端产品技术与多年电信经验的设备供应商,在三网融合的第一个大的项目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中,发挥其自身的国际化优势和双向网络技术、业务平台、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经验,为广电运营商的网络融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并正积极筹备着NGB的建设需求。为此,“上海贝尔还专门成立了面向广电的‘三网融合业务小组’,小组的业务进展直接向总裁汇报,并一举成为公司未来发展的核心业务。”刘永春向记者表示。

正是出于上海贝尔对广电领域的持续关注与多年来在电信领域的领先地位及对互联网业务冲击的博弈经验,近日得到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的青睐与关注,并特邀在8月15日为科技司做了一次汇报演讲,其中主要介绍了国外几大有线网络运营商目前的经营状况以及电信近年来所遇到的网络发展瓶颈进行了探讨,以助广电在未来的网络建设中可以少走或不走弯路。

避免走弯路:智能化是关键

就目前广电网络建设的现状,刘永春告诉记者,“最关键的环节就是网络的智能化,如果真正的想要传送高品质的视频,就必须更多的需要网络的智能化。”随着三网融合的日益推进,电信运营商对所提供的差异化服务与高带宽的视频业务越发关注,尤其在用户感知与业务感知方面更是得到了高度重视。我们知道,在过去的网络是无法实现这一差异化服务的,致使电信运营商在大规模的网关设备改造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局面。正因如此,广电在网络建设中,就应更加引以为戒,将重点关注业务的控制层,将用户感知和业务感知早早融入到网络建设之初。刘永春向记者表示,“如果对带宽缺乏管理,不了解用户是谁、在做什么业务,也没有预留带宽,不仅对自身的业务发展,以至对网络的可控可管都是严重不足的。”

记者发现,在上海贝尔的三网融合技术路线中,正是基于这一理念,其智能化的的高能效网络的概念已被应用在了三网融合的网络之中。据刘永春向记者介绍,上海贝尔的三网融合体系架构,是适合互联网视频点播业务的高带宽网络,通过高带宽接入技术使用户的接入带宽达到并超过30Mbit/s,并可通过精细的QoS控制提供每用户及每业务的QoS,从而使运营商在未来可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务类型。

立足于同轴电缆 量身定做网络方案

广电还需充分利用同轴电缆的优势。众所周知,电信的优势在于FTTx网络,而对广电来讲,“做FTTx没有很好的基础,用同轴电缆才会有优势,否则有线的维护量将会非常可观。从网络接入来讲,还应立足于本份。”刘永春向记者如实说,“有线同轴电缆带宽优势明显,承载带宽的提升空间宽广,无论是从经济角度还是改造的难易程度、时间成本来讲,均是广电最因地适宜的传输介质。”

刘永春还告诉记者,为满足广电系统提出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的需求,根据广电自身网络的特制,上海贝尔将为广电量身定做的网络方案会充分考虑广电的自身状况,将广电同轴电缆的资源很好的整合起来。方案会根据各地方广电自身的资源情况以及自身的发展需求而专门定制。其中,方案还将细分为:在三网融合发展较早的地方广电,设备选用的重点将在升级改造;在三网融合发展初期的地方广电,设备选用的重点将会考虑现有的情况逐步实现升级,来规划好中长期的过渡。

另外在业务方面,“上海贝尔还将针对一些地方广电对‘城市’的概念比较淡薄,在选择业务推广的时候做出取舍,会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方式配合地方广电来做网络的升级改造。”刘永春向记者指出,“总的来讲,我们是为地方广电提供一份总的网络方案框架,再根据每个城市的现状,把我们自身的优势以及包括国外最好的经验结合起来,在我们的高效能网络构架中实现一个中长期的网络规划。”

广电需放眼未来 切勿急功近利

广电与电信之间,尽管分属不同系统、基础网络和技术选择不同,双向进入的进程也有所不同,但实则发展方向和建设阶段都是相同的。当前,广电与电信都在致力于提供高带宽的网络,在业务推广中一定要杜绝“卖带宽”的现象。“过去,电信在宽带的自身发展中,已有过类似的惨痛经历,广电绝不能在同样的错误上犯二次。”刘永春对广电网络的发展之患表现忧心重重,“广电要将资源发挥效率,对网络加以限制,做好网络的智能化。假设广电全国的业务依然是一盘散沙,用户受地域性所限,地方广电也只能做本地业务,用户业务量这么小,投资却这么多,这无异于杀鸡取卵。”

然而,就目前已出现的某些地方广电“卖带宽”的急功近利的个案,从长远来考虑,或许将导致广电与电信新业务的推广遇到极大的阻碍。“好的网络宁可小而精,宁可被用户进行管理,也不要做大规模的。所以广电在网络建设之初就要将带宽的价值定义好、规划好,千万不能贱卖资源,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的。”刘永春向记者再三强调,“就像韩国,将带宽贱卖之后,现在就没法做IPTV了。道理很简单,比如下载一部电影,它的带宽和Google是同一个带宽级别,同样都能看高清,干吗还用你的。结果导致对IPTV毁灭性的打击。”

另外,刘永春还向记者表示,韩国有线电视在对IP网络所带来的冲击的另一个原因,也是源于对IPTV带来的冲击程度准备得没有那么充分。面对此状,中国电信是深有所感的,正是基于固网电话几乎被打掉,电话业务月月均呈下降趋势,所以当初才不得不开始转型做宽带的业务。电信的此番遭遇,为广电网络建设的成功探索积累了经验。

广电重在磨合 落地在自身改革

对于广电来讲,三网融合无论是对自身发展带来的巨大价值,还是为广电企业所创造的更多价值,如何避免电信在宽带发展中所走过的弯路,如何让广电网络应用到最先进的技术,建造最先进的网络架构来服务于广电网络,这才是当前三网融合最重要的方向。刘永春向记者透露,“我们希望广电能够将电信与有线的思路有效的结合起来,但目前由于我们是带着固网的思维去考虑有线,和有线的思维上有一些差异,因此目前还属于磨合阶段。”

另外,广电自身的体制改革与人才引进也是燃眉之急。有专家指出,广电系统整合在技术方面问题不大,最主要的就是一个体制问题。除此之外,刘永春表示,“在专业人才上,上海贝尔期望与广电有线做更多的交流以及协助培养更多的网络人才,相对来讲,对于互联网、IP网络,广电还是很陌生的,人才有很大的缺口。”如此看来,广电内部体制调整与人才引进如何,也将是它能否成功的关键。

写在最后

从国家三网融合的政策看,是否对广电有所倾斜,我们暂且不谈,就整个行业来讲,包括电信运营商在内,应该都是欢迎一个新时代的“新运营商”的诞生,也期待未来广电能给中国信息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假以时日,广电应该会不断成长,与电信运营商将形成良性互动和合作共赢。但就目前的磨合阶段,广电未来的发展之路还任重道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