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广电网
2010/5/4 16:48

广电系电信系激战升级 利益博弈成三网融合最大掣肘

通信信息报  廖鸿翔

照理说,无论是黑猫白猫,会抓老鼠就是好猫。但是现在发展三网融合却不采取这样的标准,完全一副“宁要数字电视的慢条斯理,也不要三网融合的快速推进”的架势。三网融合这一关乎国计民生的国家大政,却总是在部门利益的博弈之中被忽视。充斥三网融合讨论的是国家、广电和电信三方的博弈,但是最关键的用户的声音显得微乎其微。三网融合的发展,何时能真正照顾一下最需要三网融合的普通消费者?

IPTV激战再次升级

仅仅两个月,IPTV又成为广电、电信和媒体关注的焦点。4月12日,广电总局向各省广电局发出一道“41号文”。媒体获悉,此文要求对于未经广电总局批准擅自开展IP电视业务的地区,将依照《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等条规依法予以查处,限期停止违规开展的IP电视业务。

作为第一个三网融合的成熟应用,IPTV起步相当早,也正因为敢于第一个吃螃蟹,IPTV的是是非非就从来没有断过。多年来IPTV就一直被“叫停、推动、违规、合法、创新”等等的词汇所包围,一路艰难成长。

且不论早年的恩恩怨怨,但就国家提出加快发展三网融合之后的2010年,事情就显得颇为有趣。1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并审议通过了推进三网融合的总体方案。当时,广电总局和工信部都表示将积极落实国家的战略部署,有步骤的推动三网融合。

信誓旦旦尚不足半个月,事情就有了变化。2月8日,在春节临近之际,广电总局下发通知要求2月9日零时前停止向广西提供IPTV信号源。当时广西的节目源中断,把不少消费者的春节假期弄得心情不佳,家里好端端的电视看着看着就非法了。

据了解,目前江苏、安徽、海南、江西、福建、四川等地的广电部门已要求当地电信公司报送IPTV情况。

利益之争的老调子

对于此次彻查,广电总局认为,一些地方的电信企业未经广电总局批准擅自开展IP电视业务,严重危害了国家网络信息安全,影响了国务院关于三网融合工作的战略部署和广播电视事业的正常建设。据此,广电总局要求各地方广电部门对辖区内电信企业的IPTV业务进行排查并查处。

但是目前广电系的这种说法,倒像是电信系经营IPTV是在破坏网络信息安全,因此要停止对其的内容提供。就像是切段对广西地区的IPTV的内容提供,但是电信系运营商选择发展IPTV,是一直是在和广电系积极合作,包括与上海文广、央视国际等单位合作。在上海、江苏等20个省份开展IPTV试验,IPTV提供的均是来自具有合法资质的广电牌照单位的电视节目,如果说电信系的IPTV破坏信息安全,岂不是说,这些内容就是破坏信息安全的毒瘤?

何况,电信系运营商的IPTV除向公众用户提供服务外,还承担中组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任务。电信系运营商作为国有企业,有责任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也有义务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这二者并不相矛盾。电信运营商也正是基于此,将IPTV作为开展三网融合的基本切入点加以发展,结果反倒发展出了违规违法。

因此,说到底争得不是别的,是利。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电信运营商发展的IPTV用户已超过400万户。而且这种新的收视方式也越来越受到用户的喜爱。

但广电此次彻查IPTV,则是双方矛盾的一次集中爆发。这一长期问题不断升级和激化,已成为阻碍三网融合的最大障碍。

监管应该发出声音

国家希望借三网融合实现信息化,推进人民福祉。但是,电信广电是互相想法设法阻止对方进入各自市场,两方争夺的是市场,而不是为信息化。当然,电信系IPTV现在是唯一在发展的融合业务。但是由于电信系的市场化起步远早于广电系,广电在竞争中没有优势可言,加之在国家三网融合大战略提出后,电信系的宽带建设明显提速。这都是对广电的重大威胁。拼不过,至少能挡一挡。

在国家、广电、电信三方博弈的时候,用户利益却缺失了。国家推进三网融合的根本目标的用户利益现在却严重缺失,这样的尴尬就是我们三网融合的实际窘况。从网友对此次清查的反应可见,网友打的很热闹,但是也都好像无关自己。国家发展三网融合变成了两个部门相互博弈。

因此打破利益集团博弈,从老百姓利益考虑三网融合是破题关键。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