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信息安全
2015/3/10 11:00

用户敏感信息泄密原因:不仅是数据安全,还有人的问题

C114中国通信网  

C114讯 3月10日消息 近日,乌云网披露了多个航空公司旅客个人信息泄露漏洞,包括姓名、航班信息、身份证号和手机号在内的旅客个人信息,在贩子手中的价格每条就高达20元。

这些信息经过黑色产业链条,最终可能成为逼真的“退改签”诈骗短信。不仅是旅客信息,包括网购记录、开房信息和考生信息等 “海量”的个人信息也曾以几毛钱一条被贩卖,如此猖獗的信息泄密,不禁让大众对互联网数据安全担忧,直接影响了涉事企业的信任度。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怎样才能杜绝敏感信息泄密,保护企业声誉呢?

明朝万达专家表示:“综合实际情况,数据泄密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企业内部管控疏松,信息安全体系不完善;二是员工信息保护意识淡薄;三是第三方机构在交易过程中,敏感信息被非法运用或攻击。”

针对大量用户信息的泄漏问题,我国正在加快研究制订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加大对非法收集、泄露、出售个人信息行为的打击力度。

诸多事件表明,企业内部泄密的情况越来越严峻,员工无意识泄密或是离职人员带走公司客户资料等颇为多见。信息泄密的症结不仅要靠政策手段约束,为减少泄密风险,企业首先应该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提高信息保护意识。而对于那些有意的,隐蔽性较强的内鬼窃密,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采用技术手段加以防范,让数据安全无懈可击。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