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4年1月底,卡巴斯基实验室收集到的移动恶意软件样本数量达到20万个,相比2013年11月增长了34%。安卓系统漏洞数占已知漏洞总量的98.05%,因此成为恶意软件的头号攻击目标。
卡巴斯基实验室在报告中指出,2013年移动设备领域中的安全问题在数量和复杂程度上都达到了新高度,移动恶意软件造成的威胁已接近个人电脑环境中的威胁水平,其发展速度之快需引起注意。
截至2014年1月底,谷歌官方应用市场中提供的应用软件总量达110万个,但事实上第三方应用商店才是移动恶意软件的真正源头。卡巴斯基实验室认为安卓系统之所以成为重要攻击目标,是因为安卓应用软件有着相当开放的体系结构,安卓应用在市场中占据领导地位以及第三方应用商店广泛普及。此外,非官方的应用商店可提供更多的应用软件,由于无须经过任何形式的认证或测试,这些应用更易附带恶意软件。
随着移动银行和移动钱包应用的普及,大多数恶意软件程序以用户的财务信息为攻击目标也就不足为奇了。此外,短信类木马仍是最普遍的问题,而且这类木马除极少数特例外,都会演变为僵尸网络被控端。所以可以将这两类合归为一类——后门恶意软件。有62%的恶意软件应用都是移动僵尸网络的组成部分。
卡巴斯基实验室指出,较之传统的僵尸网络,移动僵尸网络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由于智能手机很少关机,移动僵尸网络的各组成部分总保持着可用状态,能随时接收新指令,这样的僵尸网络更为可靠,可以更容易地实施常见的僵尸网络攻击。移动僵尸网络不再仅仅以网络犯罪为目的,而转变为以获取金钱收益为主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