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2025/6/30 11:00
50G PON要规模部署,EPON宽频共存问题怎么解决?
0
0

伴随着万兆光网政策发布,国内万兆光网建设也加速推进,作为万兆光网核心技术的50G PON,其标准于2021年9月由ITU-T正式发布,并在2024年开启商用进程。依据ITU-T标准,分裂近20年的GPON/EPON体系在50G PON时代实现统一,且支持波分复用三代PON共存。然而,受早期产业链影响,当前现网中存在部分宽频EPON终端,其波长(1260nm-1360nm)与50G PON冲突,无法直接共存。

针对这一困境,当前业界有一种宽频时分方案。该方案下行采用非标准的50G PON新波长,此波长处于高色散水峰区;上行运用时分机制,通过时隙分配实现50G PON、10G EPON与EPON ONU的上行传输,以此兼容宽频EPON终端。但此方案存在显著弊端:

其一,技术标准碎片化阻碍产业演进。新采用的50G PON下行波长偏离ITU-T标准,不仅会延续PON产业分裂态势,还与已开展研究的200G PON波长规划相悖。若运营商采用该方案,未来向200G PON演进时成本将大幅增加。

其二,时分复用限制性能与业务发展。从技术层面剖析,该方案致使50G PON上行有效带宽锐减70%,平均网络时延暴增6倍以上,最大时延达11ms,难以满足万兆光网新业务体验需求,与万兆精品网定位严重不符。此外,老旧EPON光猫随时间老化,出现“流氓光猫”问题的概率上升,将极大影响50G PON新业务的正常使用。

其三,成本攀升且生态割裂。光模块、芯片等核心器件厂商需同时适配多套技术标准,研发与生产成本显著提高。况且国内EPON在全球PON市场占比仅约6%,为少量即将退网的EPON终端分裂整个PON产业生态,显然得不偿失。

由此可见,宽频时分方案在推动产业归一和实际部署方面面临重重挑战,甚至可能导致中国PON产业归一失败,延续未来20年的产业分裂局面。综合考量,短期内运营商可选择利旧ODN冗余纤芯在EPON区域新建万兆宽带端口实现薄覆盖,或通过上门替换宽频终端解决问题,这两种方案在整体影响和投资方面更为合理。从长远来看,随着占比不高的宽频EPON终端逐步退出网络,该共存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C114中国通信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C114通信网”的文章皆属C114版权所有,除与C114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单位外,其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联系021-54451141(汪先生)。其中编译类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系C114对海外相关站点最新信息的翻译稿,仅供参考,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有翻译质量问题请指正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