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2025/11/4 16:31
寒冬刚刚开始:11家广电系上市公司2025年三季报解析
0
0

C114讯 11月4日消息(颜翊)财报季落幕,11家广电系上市公司相继交出2025年前三季度成绩单。对于多数企业而言,这是一个艰难甚至残酷的财报季。尽管5GAI、智慧广电等新概念早已被反复提及,但现实是,这些新技术并未成为行业的“救命稻草”,广电行业转型之路依然长夜漫漫。

传统业务持续萎缩,用户加速流失,而新兴业务尚未形成足以支撑全局的增长引擎。在这样的行业寒冬中,企业间的命运出现剧烈分化:少数公司凭借战略重构实现逆势突围,更多企业则深陷营收下滑与亏损扩大的双重困境。

企业命运持续分化

从营业收入来看,11家公司中仅有5家实现了同比增长,其中,广西广电网络以47.99%的增幅高居榜首,成为本季度营收增长最迅猛的公司。其增长得益于其重大资产重组完成后的首次并表——新注入的广西交科集团等优质资产贡献显著,标志着公司成功从传统广电运营商转型为综合科技服务企业。

紧随其后的是电广传媒,营收增长16.32%至31.9亿元,其“新文旅、大资管”战略成效显著,为营收增长提供了强大动力。

江苏有线(+2.79%)、吉视传媒(+3.00%)、华数传媒(+0.92%)保持微增或基本持平,展现了相对稳定的经营能力。

其余6家公司营收全面下滑:贵广网络(-27.63%)、陕西广电网络(-22.16%)则是营收下滑最严重的两家公司,反映出其主营业务面临的严峻挑战;歌华有线、湖北广电网络等也出现个位数至两位数的负增长,转型之痛可见一斑。

净利润层面,分化更为极端:江苏有线净利润达3.13亿元,同比增长40.73%,电广传媒净利润为1.32亿元,同比激增116.61%,扣非净利润更是大增186.76%。东方明珠盈利5.42亿元,但同比下滑24.64%。

与此同时,五家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贵广网络亏损8.15亿元、陕西广电网络亏损6.04亿元、湖北广电网络亏损3.88亿元、吉视传媒亏损3.46亿元且亏损额均同比扩大;广西广电网络虽仍亏损3.44亿元,但较去年同期收窄近50%,改善趋势明显。

5G没有成为救命稻草

再细究那些部分亮眼的财务数据,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浮出水面:当前部分广电公司的增长,与其传统广电主业已无直接关联。

以广西广电网络为例,其47.99%的营收增长来自重组后并入的交通基建与科技板块。同样,电广传媒的的利润增长更多依赖文旅项目运营及资产管理回报,而非传统的广播电视传输服务。

当“广电”公司不再依靠“广电”赚钱时,行业的主体价值何在?更令人忧虑的是,即便在5G这一被寄予厚望的新业务上,进展也远未达到预期。

自2022年6月中国广电5G正式商用以来,已过去三年多时间。截至2025年6月末,全国广电5G用户为3545.57万户,较一季度仅净增175.14万户,发展势头明显放缓。

虽然在半年报中,江苏有线表示5G在网用户突破300万,业务收入同比激增175%;华数传媒也在半年报中明确将营收增长归功于“广电5G和数字文旅”的拉动。

但对于更多省份的广电运营商而言,5G业务仍是雷声大雨点小。贵广网络多次表示5G发展“不及预期”;陕西广电网络曾表示,二季度虽新增25.1万5G用户,但整体收入仍大幅下滑;天威视讯也认为移动业务市场高度饱和,竞争压力巨大。

新业务尚未成气候,旧业务却已失血不止。贵广网络、陕西广电网络、湖北广电网络等公司的持续亏损和营收下滑,凸显了传统有线电视业务在用户流失、竞争加剧背景下的困境。

5G不是万能解药,AI也不会自动带来增长。对于正在艰难转型的广电行业来说,寒冬或许才刚刚开始。

 

版权说明:C114刊载的内容,凡注明来源为“C114通信网”或“C114原创”皆属C114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编译类文章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翻译质量问题请指正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