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正在告别“锅盖”看电视时代。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向户户通升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全面实现数字广播电视覆盖接收。《通知》中还明确指出,“引导培育个性化市场服务,鼓励电信企业开展IPTV服务”。
政策层面的利好不断,表明IPTV正在成为和数字电视并列成为国家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对电信运营商而言,则意味着,一个以电视为入口的农村信息化市场“金矿”正在开启。
国务院发文促农村广播电视升级
国务院《通知》要求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向户户通升级。在目标方面,《通知》称,要统筹无线、有线、卫星三种技术覆盖方式,到2020年,基本实现数字广播电视户户通,形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功能完备、服务到户的新型广播电视覆盖服务体系。在主要任务方面,《通知》指出,要全面实现数字广播电视覆盖接收;全面实现数字广播电视覆盖接收;充分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充分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加快建设全国应急广播体系;加快建设全国应急广播体系;大力提升基础设施支撑保障能力;引导培育个性化市场服务;大力提升基础设施支撑保障能力;深入推进长效机制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在引导培育个性化服务的具体阐释中,《通知》特别指出,鼓励广电、电信企业及其他内容服务企业,以宽带网络建设、内容业务创新推广、用户普及应用为重点,开展智慧城市、智慧乡村、智慧家庭建设,发展高清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手机电视、数字广播、回看点播、电视院线、宽带服务、网络电商等新兴业务和服务,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文化信息需求,促进文化信息消费,带动关键设备、软件、系统的产业化,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这意味着,电信运营商主导的IPTV,将与广电部门主导的直播卫星电视、地面数字电视以及有线电视正面竞争,成为农村客厅大战中的一员,为提升广大农村电视服务质量贡献自己的力量。
IPTV与有线电视终结“锅盖”时代
曾几何时,用“锅盖”看雪花电视是不少农村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风靡一时的卫星电视,也确实曾经满足了农村偏远地区广播电视需求。然而,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需求的多样化,“锅盖”单一的功能渐渐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此外,“锅盖”还存在着山寨、信号效果差、画质差、安全性差等诸多弊端。有线电视的普及、IPTV的推广加快了其退出历史潮流的步伐。
近年来,运营商主导的IPTV正逐渐深入到广大农村市场。一方面,各项政策的出台为IPTV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2015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三网融合推广方案的通知》,给予IPTV与有线数字电视相对等的地位,废除了一个地方只能有一家运营商从事IPTV的说法,全面开放运营商进入IPTV领域;近几年,随着三网融合全面推进,广电、电信业务双向准入提速,福建、云南等多个省份已经发文在全省推动双向准入;此次国务院《通知》的发布,更是表明高层对IPTV市场地位的认可。另一方面,从价格与功能来看,在提速降费、宽带中国等政策的支持下,农村宽带普及进程不断加快。电信运营商为加速农村宽带普及,往往利用自身的光纤宽带网络优势捆绑手机或者IPTV电视推广,这就使得IPTV在价格层面经常处于“免费”状态,与“锅盖”及有线电视相比更具性价比;同时,光纤的稳定性保证了IPTV画面的优质流畅,再加上点播、回看等丰富的个性化功能,使得IPTV越来越受广大农村用户青睐。
在运营商的不懈努力下,目前IPTV已经深入到安徽、广西、湖北、河南、四川等多个省市的农村地区,与广电数字电视一起成为“锅盖终结者”。
小电视撬开农村信息化大金矿
对于运营商而言,IPTV的意义远不止于抢占农村用户客厅这么简单。与城市地区相比,看电视几乎是农村家庭的刚需,农民对电视的忠实度也更高。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电视实际上相当于农村信息化的一个入口,其背后是巨大的农村信息化市场。
近来,“互联网+”、“智慧农村”、“农村信息化”等话题热度不断飙升。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与政府工作报告都重点提及“农村电商”,此外,国家还发布了一系列关于农业政策的文件,囊括了农村电子商务、农垦改革、农村深改等各个方面;今年全国“两会”上,雷军等代表、委员也提出了农村互联网、智慧农村等话题。在政策红利与资本加持下,农村市场已经成为市场各方眼中光芒四射的“金矿”。
如果电信运营商能通过以IPTV为代表的视频业务,为宽带业务增加更多的附加值,占领农村宽带市场,则有望通过依托自身的网络优势、基础设施优势、数据优势以及庞大的用户群,撬动智慧农业、智慧农民、智慧医疗、智慧交通、农村电商等背后的巨大商机。换句话说,IPTV只是个小小的支点,但如能运用得当,运营商将可能依托这个支点,运用各种资源杠杆,撬起农村信息化市场这座巨大的“金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