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电信控股的北京信元电信维护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信元)正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意向受让方为注册资本和2008年净资产总额不低于5亿元(人民币,下同),且近1年内保持盈利的国有控股公司。光大证券等多家券商研究机构的分析师认为,北京信元的受让方“非中通服莫属”。
另有消息称,中国移动也打算启动通信服务类资产的进一步整合,受益方也指向中通服。一位接近运营商的圈内人士告诉记者,在国资委层面,当年中通服改制上市时已经有“逐步收购中国电信实业资产,视情况整合各运营商实业资产”的战略安排。据记者了解,除浙江、广东以外,中国移动在全国范围内拥有29个省级的移动通信服务公司。
今年6月份,中通服宣布以1.15亿元收购母公司中国电信旗下的3家子公司。DBS等机构发表报告指出,中通服的举动标志着通信服务领域新的整合的开始;中通服计划提升自身在国内市场的地位,预计中通服将进行更多收购,特别是在华北地区。
北京信元的最佳受让方
北京信元共有两个股东,分别是北京电信和信元公众信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各占20%和80%的股份。北京信元挂牌转让全部股份,其中北京电信20%部分的价格为776.426万元,信元公众信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80%部分的价格为3105.704万元。
总部位于上海的一家券商研究机构的分析师认为,北京信元的主要业务是为电信运营商和其他企业提供通信维护、工程施工、业务外包和物业管理等服务,因此受让方必定是同类的公司或者包含同类业务的公司。另外,北京信元两个股东都要求受让方是“单一企业法人”,亦即所有股份要卖给同一家公司,不允许两家及两家以上的公司联合购买。
而根据北京信元列举的注册资本、净资产以及国有控股等方面的条件,适合的转让对象并不多。据记者了解,除已经整合了中国电信19省电信实业资产且并购了中通建的中通服以外,虽然中国移动、大唐电信、中国普天、中兴通讯等公司也都有通信服务的子公司,但这些公司的规模都不大,因此,注册资本为39.6亿元、2008年盈利13.16亿元、并且持续保持盈利的中通服被认为是北京信元“最合适的转让对象”。
接受记者采访的几位券商分析师的观点是,转让北京信元可能是“主管部门进一步推进运营商辅业改制的行动序幕”,“不出意外的话,(北京信元的受让方)肯定是中通服了”。
中国移动三产的可能归宿
记者还从相关渠道了解到,中国移动也正在考虑旗下实业资产的出路。
由于中国移动的服务公司以省级为单位,存在经营和管理的弊端,因此合理处置这部分资产被摆上议事日程。在记者采访过程中,湖北等省级移动公司的员工表示“听说过这件事”,但中国移动总部以及省级公司官方否认了上述消息。
运营商人士分析,29个省级移动通信服务公司有三种可能的去向,一是注入中国移动上市公司,二是打包成立一个像中通服一样的公司,三是被中通服收购。其中第三种方式的可能性被认为是最大的。
“把辅业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不符合国资委主辅分离、为主业减压的国有企业改革精神。”湖北移动一位人士认为,各省服务公司的财务、人力资源、运营状况跟上市公司存在较大差距,这部分资产并不适合注入上市公司。
对于打包这部分资产组建独立的上市公司,有接近中国移动的券商分析师表示,“移动是从电信脱离出来的公司,其三产资产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实力也很弱,这与电信的三产是有明显差距的,因此这部分资产不宜独立运营,更不能打包上市”。
另有人士认为,中通服的建立并上市,本就是国资委处理国有企业三产资产的有益尝试,这种方式极有可能从电信行业复制到其他行业的改革中去,因此,国资委将力争把中通服做成国有企业三产改革的样板工程。该人士还认为,对于中国移动来说,三种处理方式各有利弊,关键看中国移动怎么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