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资讯
2012/11/23 07:12

跨越“死亡之谷”:英特尔开跑移动互联马拉松

C114中国通信网  桑菊

C114讯 11月23日消息(桑菊)英特尔历史上最伟大的CEO安迪·格鲁夫在其《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一书中,曾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在两座烟雾弥漫的山头间,企业就像是必须同时攀登两座山巅的登山客。已经成功的企业,熟悉了一座山头,但却必须向另一座山头奔去,途中指标未明、新山巅若隐若现,多久能到、如何能到皆无人能知。此时登山队伍往往就在双峰间的山谷出现激烈争执,有人要留守安逸与熟悉的旧地,有人偏要冒险向前,结果队伍分崩离析,最终命丧‘死亡之谷’”。

这个比喻用在英特尔身上,真是再合适不过了。凭借着强大的芯片设计能力和制程工艺,以及Wintel联盟对于整个生态系统的支撑,英特尔成为了PC互联网时代的大赢家,真可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但伴随着移动宽带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开始快速崛起,逐步改写了原有的产业格局。不但Wintel联盟对业界的统治地位被打破,英特尔在市值上也被高通所超越。

是想留守安逸与熟悉的PC互联网时代,还是冒险向前进入移动互联网的新世界,在经历了短暂痛苦的抉择之后,英特尔义无反顾的选择拥抱无线新世界。因为,这才是未来!

山头

攀登上这座山头的高峰,对于英特尔来说“有惊无险”。

在这个山头上,英特尔的主要竞争对手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主要针对个人消费市场的桌面机与笔记本,主要竞争对手是AMD;二是主要针对企业级应用的IT基础设施市场,主要竞争对手有IBMSUN等。

在消费级市场上,AMD曾经短暂的对英特尔造成过惊险,甚至一度占据了40%的市场份额。但由于AMD自己的战略性失误以及酷睿的成功,英特尔彻底巩固了统治地位。在企业级市场上,IA架构的IT基础设施已经从最初“难入法眼”,成长为市场的主流选择。

细究下来,英特尔的成功与摩尔定律是紧密相关的,其在设计和制造方面都拥有强大优势;但更应该说的是,英特尔对于产业链的把控能力。以企业级市场为例,英特尔已经构建了一个涵盖用户、硬件、软件于一体的生态系统,完成了对封闭的UNIX生态系统的替代。

另一座山头

但要攀登上这座山头的高峰,对于英特尔来说,就要有很大难度了。

因为在这个山头上,已经有人先于英特尔占山为王,而且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最顶端的是ARM,它向芯片厂商(诸如高通、联发科)授权微处理器设计方案;接下来是IC设计厂商和制造工厂,并最终由IC设计厂商完成向终端制造商的供货。

在设计与制造产业链之外,还有一条建立在应用开发与内容分发基础之上的链条,有成千上万的开发者面对数以亿计的智能终端用户。这是一个完整健全的生态系统,而且看上去还欣欣向荣。

对于英特尔来说,这是一个似曾熟悉却又全新的世界。面对着新的商业模式、新的合作伙伴、新的用户需求、新的市场玩法和新的利润水平,英特尔应该如何去构建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可能是受到了高通和展讯等厂商的启发,英特尔在手机之都深圳举办了首届“移动互联技术峰会”,邀请国内的终端制造商、应用服务提供商一起出谋划策,开启生态系统之路。

攀登之旅

要想攀登上这座山头,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解决内部争执。在今年,英特尔对公司架构进行了调整,重新组建了移动通信事业部,整合了移动通信、上网本、平板、移动无线、超移动等多个板块。

接下来就是要解决产品解决方案问题。对于X86架构而言,性能不是问题,但性能也不是全部。终端厂商和用户都会考虑功耗和续航能力的问题,这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产品性能。英特尔好像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宣传的重点口吻也从原来的性能转移到功耗,以及用户应用的流畅性上。


图为英特尔产品构架事业部副总裁、移动通信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陈荣坤

对于功耗,英特尔产品构架事业部副总裁、移动通信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陈荣坤显得非常有信心。他拿出了一组数据,是摩托罗拉分别采用X86和ARM核心的手机续航能力对比。“事实证明,第三方测试结果证明,功耗已经不再是X86架构的缺点。而且,我们还会采用更新的制程工艺来持续降低功耗。”

在英特尔的产品路线图上,现在的Medfeild平台采用的是32纳米,而即将推出的Clover Trail平台将全线进入22纳米时代,而且14纳米产品的研发也已经提上日程。对于制程工艺的掌控能力,也将成为英特尔在终端芯片领域内的竞争利器,这是ARM阵营难以企及的。

同样,对于智能和计算这两大概念的理解,也是英特尔的优势。“在我看来,智能手机会越来越强调智能,这就离不开强大的计算能力支持。”英特尔大中华区总裁杨叙说,“我们在多核、睿频、多线程等计算方面拥有明显优势。从应用流畅性测试结果来看,我们的单核解决方案甚至超过了部分厂商四核产品。”

无线接入技术演进方面,英特尔也已经将LTE技术提上日程,特别是对TD-LTE技术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我们的LTE产品解决方案将会在明年发布;在TD-LTE上,我们在北京也成立了一个近百人的研发团队,进行产品技术研发。” 陈荣坤如此说。显然,英特尔非常看重庞大的中国市场潜力。

除了追求性能功耗和无线技术之外,SOC也是英特尔移动通信事业部关注的焦点,其实这也是整个英特尔架构事业部的转型方向。“我们将会在芯片方案中更多的直接集成了拍照、安全、图形、通信、WiFi、电源管理等功能模块。”陈荣坤说。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成本,但却是很多用户的需求和产业发展方向。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版权说明:C114刊载的内容,凡注明来源为“C114通信网”或“C114原创”皆属C114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编译类文章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翻译质量问题请指正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