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近月,由美国多媒体视频和通讯领域权威市场调研机构WainhouseResearch发布的2012年度《亚太地区多方通信服务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多方通信市场增长21%。硝烟再起,多方通信掀起寡头之战,猛虎之争。市场占有率方面,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会畅通讯、中国移动、全时分列前五。其中,上海会畅通讯在增长最快速的“人工电话会议”市场折桂,展现强劲的市场冲击力。这里,会畅通讯与全时的赛跑最为夺人眼球,全时起步较早,而会畅通讯异军突起。
PS:“人工电话会议”(AttendedAudio),指需要提前预约,全程有接线员助理参与并提供服务的会议,“普通电话会议”(UnattendedAudio)指不需要预约随时可以召开,但没有接线员提供会议服务。
众所周知,国内多方通信市场格局中,运营商尽管占据市场主体,却因为忽视多方通信的服务价值,在这个用户需求愈发复杂化的多方通信市场,注定难有作为。如此,国内多方通信服务商中最令人瞩目的,莫过会畅通讯与全时。事实上,两者在业内早便声名卓著,被誉为国内多方通信市场的两大领军企业。
而作为彼此最大的竞争对手,会畅通讯与全时几年来的市场对决,也吸引了业内的众多关注。本次Wainhouse研究报告的发布,再次将会畅通讯与全时推至风潮浪尖。今天,长期以来领先于市场的全时被后来居上的会畅通讯超越。如此市场版图的变迁,仅是一次意外还是有着背后的必然性?同为多方通信服务商,会畅通讯与全时的经营理念有着怎样的细微差异?两者提供的多方通信服务品质孰优孰劣?会畅模式何以得获市场佳绩?笔者为您一一道来。
会畅与全时的赛跑,谁更快?
跑步健将阿基里斯追不上前方10米起步的乌龟?这就是著名的阿基里斯悖论。亚里士多德已经为我们证明,这不过是一则伪命题。会畅通讯与全时,也有着相似的赛跑。
相比会畅通讯,成立于2001年的全时确实拥有先发优势,它成长迅速,并一度被Wainhouse评为亚太区增长最快的多方通信服务商,市场始终处于领先地位。2010年,全时更是登上发展巅峰,被Wainhouse视作中国电话会议运营商综合评定第一名,此时,会畅通讯依然落后。
市场逆转发生在一年之后。会畅通讯创立于2006年,尽管起跑时间远落后于全时。但凭借数年来200%的市场复合增长率,后发先至,在2011年实现市场形势的大逆转。很明显,本次会畅通讯与全时赛跑,与阿基里斯与乌龟赛跑相似,是在市场大幅落后背景下的追逐跑。也就是说,会畅通讯超越全时,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其市场高速成长率的必然结果。事实上,2011年,全时不仅在“人工电话会议”和“普通电话会议”两大市场占有率被会畅通讯全面超越,“普通电话会议”市场方面,全时还被起步较晚的中国移动超越。
下面,笔者就以会畅通讯与全时在“平台质量和稳定性”、“技术研发”、“服务深度”三方面对比探究,会畅通讯市场高速成长的原因。
平台质量和稳定性不分伯仲
我们知道,会畅通讯的多方通信会议平台是从世界最大的多方通信服务提供商Intercall购买的,而后台维护和客服均外包给Interall。借助于Intercall多年的多方通信运营和服务经验,会畅通讯的平台从一开始就享有世界一流的服务质量与稳定性。这样,会畅通讯不仅节省了巨大的前期资金投入和日常维护成本,还可以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市场营销和用户服务中,致力于不断为中国用户提高多方通信的服务价值。
全时的电话会议系统是从Compunextix购买的,网络会议技术是从北京盛维新世纪网络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购买的,其后台管理软件是自己开发的。由于Compunextix也是世界主要的多方通信平台厂商之一,其特点就是系统稳定性很好,所以全时的服务平台的稳定性也是没有问题的。
因此,在国内市场,会畅通讯与全时多方通信服务质量与稳定性可视为伯仲之间。两者差异,更多将取决于谁能更好地消减运营商网络质量对自身服务体系的影响。
技术研发全时领先全时:押宝技术研发
全时几年来一直保持着一支强大的、上百人的研发队伍,希望通过新技术的研发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所以在统一会议、移动应用、云技术等领域做了大量投入。
全时提出的“统一会议“概念衍自于统一通信。全时所做的即是将其会议服务与用户OA、ERP等办公、业务系统对接,以期帮助用户更好达成业务协作的目的。目前,相比企业通信几大巨头提出的统一通信系统,全时能够做的并不多,也仅限于简单的业务系统对接。未来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尚有待观察。最大的问题是,一旦全时启用自己研发的多方通信产品,其系统的成熟性和稳定性均需得到验证,要想达到国外厂家的成熟度,尚需时间。
云会议,全时已经推出1.0版本。尽管目前云会议在云化度(虚拟化应用深度)方面尚显单薄。不过这已不妨碍全时推出一系列基于云会议的远程电话与移动性应用。手机客户端方面不仅支持各操作系统,还实现了VoIP支持,用户可以使用3G网络以更廉价的资费接入会议,成本优势凸显。
但是,即便思科WebEx尚没有实现VoIP移动接入。全时走在前面尽管风光但也存在一定风险。众所周知,相比运营商,民间电话会议服务商的最大优势就是电话会议服务的品质。在目前3G网络相对不健全的情况下,为凸显更好的价格优势而推出VoIP移动接入,显然对面向商务型应用的多方通信服务品质存在一定影响。从这一点看,全时的经营理念也可以看得很清楚了,在重视产品易用性的前提下,尽量提供更多功能以及廉价的选择。
会畅:以服务创造价值
相比全时押宝技术研发,会畅通讯则选择了另一条完全不同的企业发展思路。
会畅通讯CEO黄元庚是通讯和IT领域资深专家,他认为,目前市场上成熟的多方通信产品已足够满足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的需求,技术研发不是目前企业发展的重点。
目前我们国家企业使用多方通信水平低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技术,而在于服务,在于服务的角度、方法和水平。
基于这样的原则,会畅通讯走上追求多方通信服务品质与价值的企业发展道路。这一点,将在下文会畅通讯与全时在服务深度方面的对比中得到鲜明体现。
说到底,企业用户所关注的终究是多方通信服务所能带来的价值。因此,市场究竟是选择以技术为导向的全时,还是追求服务品质与价值的会畅通讯,完全取决于两者谁能给用户带来更多的价值。下面,我们就来看,两者对比中,最关键,也最涉及多方通信核心价值,以及影响用户选择的最关键因素——多方通信服务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