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12月12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工业和信息化部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促进工业平稳较快发展等方面的情况,并回答了记者们的提问。
加大担保投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
记者:2008年以来不少中小企业都遇到了发展的难题,特别是融资难,这也导致不少企业出现了倒闭的现象。请问在过去几个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了哪些政策措施对中小企业进行扶持?取得的效果怎么样?下一步的政策走向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李毅中:实事求是地讲,中小企业遇到的困难在今年年初就出现了,各地反应比较强烈,因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到国内,首先是从出口导向型的中小企业开始的,所以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沿海地区就出现了出口导向型中小企业出口难、出口亏损,甚至出现了歇业、倒闭、关闭的现象。
信息很快反映到国务院,国务院领导非常重视,经过调查研究,这阶段采取了一些措施。刚才我介绍到首先受影响的是出口导向型中小企业,随着金融危机的加深,逐渐扩展到其他行业,所以中小企业困难已经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
第一个是融资难,他们贷不到所需要的流动资金和技术改造、基本建设所需要的资金。客观上,中小企业的资产少、利润低,另外有些企业信誉不是太好。商业银行也进入了市场,如果对一个低信誉的中小企业,作为商业银行来说有点懈怠也可以理解,但这样造成了困难,中小企业拿不到资金,就被迫向地下钱庄、高利贷去借,那么高的利息等于是饮鸩止渴。
解决这个问题的切入点就是要有人给中小企业担保,银行才愿意贷款给中小企业。所以这个问题的切入点,就是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加大资金注入,加强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贷款的担保机构,同时在政策上允许中小企业用他的资产、用他的股权等等作为抵押。这样就能够解决这个难题,这项工作正在落实之中。中央财政去年拿了8亿元注入担保机构,今年又增加了10亿元。银行对于个人的小额贷款限额上限是2万元,现在扩大到5万元;对小企业贷款的限额原来是100万元,现在扩大到200万元。
第二个措施就是增加了出口退税。我举纺织和服装的例子,出口退税率从11%提到了14%,首先使中小企业受益。
第三个措施,中小企业基金由几个部门在掌握,现在我们统计起来是51.1亿元,比去年增加了22亿元,这主要用于支持中小企业技术改造、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去开拓市场,还有包括给担保机构注入资金。
工业和信息化部还要做好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工作,这些措施正在落实之中,我相信中小企业会依靠自身努力和政府的支持逐渐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