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正在力争成为全球未来核心网架构发展方向的指引者,目前,国际电信联盟已经将DSN确定为NGN下一步演进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这有可能实现我国在国际通信标准制订方面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中国移动力争成为全球未来核心网架构发展方向的指引者,他们也对许多运营商谈之色变的P2P送出了橄榄枝。
11月28日,中国移动牵头的DSN分布式业务网络技术白皮书在京发布,这也是运营商第一次提出利用P2P技术来为今后的通信网络服务。据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晓庆介绍,DSN力图通过P2P技术和分布式计算技术,结合电信网络可运营、可管理的框架,架构未来融合业务的核心网。
在中移动的努力下,国际电联已经将DSN确定为NGN下一步演进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这有可能实现我国在国际通信标准领域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中移动的雄心
中国移动这一次高调推出DSN,可谓“雄心勃勃”。黄晓庆告诉记者,如果说以往是设备厂商在推动通信行业的技术进步,那么,未来运营商将成为新的创新中心,“因为只有用户的需求才是创新之源,而我们是产业链上离用户更近的一环。”
黄晓庆介绍,DSN构想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尽管目前这一技术架构并没有进入实用阶段,但中国移动想推动其成为未来核心网架构的技术演进方向。
中科院声学所侯自强教授告诉记者:“DSN并不是首先研究怎么收钱,怎么分类,而是要通过一个重叠网来提供多样化服务,比如做P2P,像电信网一样,可以控制优化数据流,可以监管内容,实现过去在互联网上做不到的事情。”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司副巡视员戴晓慧则强调,与传统的电信网络相比,互联网无论从业务提供范围,业务推出周期,还是网络架构的简单、可维护等方面,都显示出巨大的优势。这就要求运营商跟踪先进技术发展,结合应用实际,拿出新的具有知识产权的技术方案,DSN可谓应运而生。
实际上,从2007年开始,中移动就启动了DSN的研发,在黄晓庆担任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以后提出的WiiSE(无线互联网IP服务环境)计划中,DSN是其中重要一环,聚焦于核心网技术。今年早些时候,国际电信联盟ITU-T的SG13工作组确定DSN为NGN下一步演进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中国移动研究院网络所所长魏冰告诉记者,成为公认的研究方向很重要,因为这一研究方向确定之后,业界会有很多人研究制订技术标准,对于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影响将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