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2025/10/11 10:06
华鲲振宇张诚:致力于成为AI时代最值得信赖的算力伙伴
0
0

C114讯 10月11日消息(九九)碳硅共生,合创AI+时代。2025年10月10—12日,第13届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广州召开。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聚集中国移动“亲戚圈”“朋友圈”数百家合作伙伴,集体展示AI大模型、具身智能6G、空天地一体、AI智慧家庭等端到端解决方案,全景化展现AI+时代的无限可能。

近日在中国移动2024年PC服务器补采项目中斩获超3亿元份额的华鲲振宇亮相本次大会。华鲲振宇中国区副总裁张诚表示,中国AI产业正在经历一场从“技术突破”到“场景深耕”的转变。澎湃的创新活力与庞大的应用需求形成强劲共振,大模型等技术不再是实验室里的亮点,而是开始深入政务、金融、工业、医疗等千行百业,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这预示着AI驱动的新一轮产业变革正在加速落地。

算力支撑AI未来发展

AI的发展是一场深远的文明跃迁,为信息通信业带来边界重塑、价值重构的重要契机。张诚认为,AI未来将呈现“三化”趋势,且每一步都离不开算力支撑!

算力基建“深度协同化”。AI大模型对千卡、万卡级算力需求激增,需要像中国移动这样的运营商牵头,联合算力企业构建分布式、可调度的算力网络,避免形成算力孤岛。

技术落地“场景垂直化”。通用大模型将向行业大模型,如金融大模型、医疗大模型下沉,需要适配行业特性的定制化算力产品。

产业生态“开放共生化”。AI发展不再是单一企业的技术竞争,而是“算力供应商+运营商+场景方”的产业协同。

围绕AI发展呈现的三大趋势,华鲲振宇以“硬核技术、生态融合、前瞻布局”为核心竞争力:专注打造高效、绿色、安全的算力底座,致力于让算力成为像水电一样便捷的基础服务;从技术供应商转变成为生态共建者,与中国移动等顶级伙伴合作,从技术研发直达场景深处,共同推动尖端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并且紧盯技术趋势,在AI算力、绿色计算等重点方向提前投入,确保产品方案能持续满足甚至引领未来需求。

跻身中国移动核心算力供应商

回顾华鲲振宇与中国移动的合作历程,张诚介绍,自2021年7月参与中国移动集采服务器信息核查并顺利通过后,华鲲振宇连续多年多次中标中国移动服务器集采项目,成为中国移动鲲鹏+昇腾生态重要供应商之一。

就在近日,华鲲振宇以第一份额中标中国移动2024年PC服务器补采大单,中标金额超3亿元。据悉,中国移动此次补采规模达23637台,全部采用自主可控产品,其中ARM架构服务器占比超60%。

基于鲲鹏+昇腾国产芯片技术路线,华鲲振宇持续为中国移动提供高质量的自主可控算力基础设施,支撑其关键业务系统建设。以中国移动智算中心(呼和浩特)为例,华鲲振宇在该项目中表现突出,供应640台智算服务器,提供1.9EFLOPS全国产化算力,助力该智算中心国产化算力占比超85%、单体算力达 6.7EFLOPS,且参与其8个集群中的3个建设。据了解,中国移动智算中心(呼和浩特)不仅入选2023年度央企十大超级工程,更是目前全球运营商最大的单体智算中心。

在中国移动智算中心(哈尔滨)项目中,华鲲振宇投入超500台智算设备,占该智算中心总资源25%。该智算中心部署超1.8万张AI加速卡,智能算力规模达6.9EFLOPS。华鲲振宇提供的智算服务器,将AI处理器通过高速互联链路组成8P互联,大幅提升智算节点通信效率,形成超级算力集群,为大模型万亿参数计算提供有力支撑。

“我们的目标是与中国移动战略协同,持续优化算力供给,共同构建覆盖全国、智能灵活的算力网络。”张诚说。

战略契合深度协同合作共生

张诚强调,华鲲振宇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移动的核心算力供应商,是双方战略高度契合、长期深度协同的自然结果。“我们坚持两点:一是以研发为根本,持续投入构建自主创新的硬核实力;二是以客户为中心,主动对齐中国移动‘算力网络’战略需求,快速响应并满足中国移动在业务发展中对算力性能、能效和可靠性的极致要求。”

在与中国移动的联合创新中,华鲲振宇聚焦算力性能、能效和可靠性三个方面,推出一系列备受市场认可的算力产品。例如“磐石”系列服务器,以其高稳定性和卓越性能,成为算力基础设施的坚实底座;为高效能计算而生的“磐石”DPU卡,显著提升数据中心的数据处理效率;以及领先的冷板式服务器,为绿色低碳数据中心建设提供了关键解决方案。

本次展会上,华鲲振宇展示的HC8000冷板式液冷解决方案,单机柜支持36台1U冷板液冷节点。并凭借解耦架构实现机柜与服务器分离部署,展现出绿色算力新方向。

张诚表示:“我们的定位清晰而坚定——做‘新质生产力’的算力基石。”聚焦国产算力基础设施研发与行业应用落地,华鲲振宇将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打造高可靠、高性价比、高度适配AI+各种场景的算力产品与解决方案,致力于成为AI时代最值得信赖的算力伙伴!

版权说明:C114刊载的内容,凡注明来源为“C114通信网”或“C114原创”皆属C114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编译类文章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翻译质量问题请指正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