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2025/9/25 09:28
专访诺基亚贝尔CEO程刚:把握AI超级周期 释放第二增长曲线
0
0

C114讯 9月25日消息(岳明)本周,以“数实融合新引擎 智启未来新动能”为主题“2025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

作为B2B科技创新引领者,诺基亚贝尔精彩亮相,并以“释放网络无限潜能”为主题,集中展示在AI+网络、5G-A6G及工业数字化等领域的最新成果。

在展会现场,履新不久的诺基亚贝尔首席执行官程刚在接受C114采访时表示,四十余年来,诺基亚贝尔始终在中国市场深耕发展,以连接为核心,不仅推动AI与网络的深度融合,更通过与运营商、行业客户和生态伙伴的协作,将创新真正落地为切实的产业价值,助力中国信息通信业的高质量发展。

把握AI超级周期

连接是诺基亚贝尔展台的本色,而AI则是最鲜明的亮点。

正如诺基亚新任首席执行官Justin Hotard表示,行业正在进入“AI超级周期的起点”,网络连接与生态系统协作将成为新一轮技术变革的关键基石。

程刚指出,AI Supercycle指AI与网络深度结合、双向赋能:AI需强大网络底座支撑,同时AI能让网络更智能、效率更高。诺基亚在AI+网络、自智网络、AI RAN等领域有新产品,如与中国移动合作的AI+自智网络,是电信行业未来重要方向,且该中国创新已获全球认可。

移动网络领域,诺基亚贝尔展出了基于5~7nm Reefshark SoC的5G产品线,适应全场景部署。自研芯片以及制程工艺是确保网络性能领先的物理基础,AI能力的加持同样重要,AI RAN的引入确保了网络长期竞争力,并通过AI/ML智能优化实现最高95%节能,降低了运营商的OPEX。

基础网络领域,诺基亚贝尔集中展示Lightspa全系列50G PON OLT设备及多款最新宽带终端;首次公开1830 CSS-12x全国产化OTN平台及1830 PSI-S 800G/1.2T超高速产品方案,满足多样化场景的高速连接需求。特别是800G/1.2T的超高速率产品特别适合大颗粒的AI传输。

云网服务领域,TM Fourm倡导的自智网络理念已经成为行业共识。在现场,诺基亚贝尔通过L5级自智网络应用于重大事件保障场景演示,展现“意图驱动、智能预判、实时响应、知识闭环”的全流程能力,加速迈向完全自智网络。

在前沿创新领域,诺基亚贝尔展示6G超大规模多天线技术,采用低复杂度、高能效的波束赋形方案,实现超大规模多用户MIMO传输,有效提升空口传输速率,展现未来网络架构的前瞻能力。

释放第二增长曲线

客观来讲,不仅仅是诺基亚贝尔,全球电信行业都在面临“增量不增收”的难题。

作为诺基亚贝尔的新任CEO,程刚指出,从全球来看,5G投资回报率的确低于4G,流量增长但收入未达预期,无线系统设备“有好产品但需求不足”。“这个时候更加需要加强与行业、生态伙伴合作,推动创新落地。”

行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诺基亚贝尔重点发力的领域。程刚表示,企业专网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在这方面,无论是基于5G大网的虚拟行业专网还是毫米波专频专网,诺基亚都有从接入到核心网的完整全栈解决方案。目前,诺基亚贝尔已经为包括比利时贝卡尔特(苏州)厂区等多家中资/外资企业部署5G专网,成为了客户创新样板,案例可全球复制。在毫米波技术方向上,2025年上海F1赛事期间,诺基亚贝尔与上海移动合作的毫米波实验实现了沉浸式体验。

中资企业出海同样是诺基亚贝尔的关注点。“诺基亚在全球130多个国家拥有业务落地,和当地运营商的合作关系非常紧密。诺基亚贝尔与国内运营商国际公司紧密协作,可以共同为中资出海企业提供服务。”程刚表示。

当然,更大的战略机会点在于AI基础设施。在展会现场,诺基亚贝尔发布自智化AI数据中心网络整体方案。诺基亚贝尔技术专家指出,大厂或者云服务提供商对光网络IP网络的需求正在重塑基础设施要求。以OTN产品为例,大厂或者云服务提供商和电信运营商对于产品定义和功能实现存在显著差异,对于单机性能、开放性、灵活性要求更高,而这正是诺基亚的强项。在DCN场景中,在展会现场,诺基亚贝尔也展出了全系列的AI数据中心交换机产品,其整机容量、端口密度以及热散设计都非常有特点。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部分产品已经在北美云厂商实现规模交付。

程刚指出,运营商业务依然是诺基亚贝尔的基本盘。同时,为了加快新业务的拓展,诺基亚贝尔成立了专门行业客户团队和专网团队,服务运营商企业网络业务及Web scale客户。独行快、众行远。在生态合作上,诺基亚贝尔积极参与上海浦东新区的创新计划(GOI),成立了诺基亚贝尔OPEN X LAB,主要选择技术强、有影响力、可持续的合作伙伴,聚焦有产业价值的项目,投入超9000万元,合作伙伴超110家,助力合作方获超100项专利。

版权说明:C114刊载的内容,凡注明来源为“C114通信网”或“C114原创”皆属C114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编译类文章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翻译质量问题请指正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