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2025/9/17 21:24
华为杨超斌:共筑标准规范,共创AIDC新纪元
0
0

在2025AIDC产业发展大会期间,华为董事、ICT BG CEO 杨超斌出席并致辞。杨超斌表示:“AIDC是智算时代关键基础设施,随着AI算力规模与芯片功率的快速提升,液冷数据中心正成为AIDC的必然选择。面对当前液冷机房建设的挑战,我们需要协同产业链,加快液冷机房的产品化与标准化,加速AIDC的部署与使用,共同推动AI产业发展。”

华为董事、ICT BG CEO 杨超斌致辞现场

以下是完整发言稿的内容:

尊敬的金理事长,各位领导、专家,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受邀参加AIDC产业发展大会。

当前AI技术与产业正加速迭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广度进入各个行业,今天我就支撑AI运行的AIDC算力基础设施,谈一谈看法。

算力的核心是底层处理器,现在主流处理器的热流密度已达到150瓦每平方厘米,预计未来几年,每个处理器表面的热流密度将会超过200瓦每平方厘米。这是什么概念呢?以大家熟悉的酒店电热水壶来对比,电热水壶功率约2千瓦,底部加热面积约200平方厘米,其热流密度为10瓦每平方厘米,当前主流AI芯片的热流密度已超电热水壶的15倍、未来会超出20倍。对于这么高的热流密度,我们必须找到有效方式把热散出去,才能让芯片更加高效地运行,这实际上是智算时代AIDC行业所面临的共同难题和挑战。关于此,我分享以下三点思考:

首先,随着单个算力集群规模和服务器功率的大幅增长,液冷机房正成为AI数据中心的必然选择。

在企业级数据中心里,通常是几台服务器、几百个处理器的规模,且较难部署液冷机房,因此企业运用风冷技术就能解决部分的散热问题。但AI数据中心通常运行几千、几万个处理器,未来可能是几十万个的处理器,我们必须要通过液冷解决散热问题。和风冷相比,液冷在能源利用率和机房利用率上,都具备显著优势:相对同等功率的风冷机房,液冷机房能源利用率至少提升25%以上、空间利用率至少提升4~8倍。

第二,液冷数据中心的产业链、标准化建设亟待完善。

在风冷场景下,服务器和数据中心的产品化与标准化已较为成熟,因此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能够高效配合,厂商能很快地将风冷服务器组成集群投入工作。但在液冷场景中,产业链的建设和标准化的工作还不够完善,这就导致厂商购买液冷设备后,通常需要等待半年以上才能让设备投入工作,这不仅影响业务上线,也造成大量算力资源的浪费。

第三,液冷数据中心的标准化需要机房建设作为有机整体进行考虑

液冷数据中心的标准涉及到很多环节,对于算力设备提供商存在许多挑战。两年前,华为公司开发过最大算力可达200P的单柜超节点,功耗为60万瓦,但这很难部署在普通机房,必须建设定制化的机房,这就导致机房整体部署周期拉长。

因此,在标准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提前考虑AIDC未来的整体功率分布和单柜诉求,包括供电、散热、承重等诉求;以及与液冷设备紧密相关的小机电系统,如CDU含功率、二次管路的管径和联结方案,以及周边接口等等。因此,未来的AI数据中心是一个有机整体,需要在各方面都具备相应的规范,以加快AIDC的建设与使用。

今天全球计算联盟召集的这一大会,非常及时,将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讨和制定面向未来AI数据中心的规范,让产业链更高效地协同,共同推动中国AI产业的发展。

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