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梦网的淡去,卓望控股将退出历史舞台。此举也意味着中移动在数据业务领域新模式的探索又迈出实质性一步。
“目前卓望的改革已经基本确定,卓望控股将不复存在。”一位知情人士向本报透露。从成立伊始,卓望控股就伴随着梦网成为中国移动在增值市场的先锋,而今伴随移动梦网的退出,卓望同样开始上演着谢幕大戏。
而在卓望退出的背影下,所掩映的则是中移动在数据业务领域新模式的探索。
卓望走入过渡阶段
本报获悉,目前卓望控股的改革方案基本已经确定,具体举措为取消卓望控股,旗下子公司139移动互联同时取消,139说客业务划归广东互联网基地;目前负责网络支撑相关业务的卓望数码与卓望信息暂时保留。“后续卓望数码可能同样会被取消。”相关人士向本报透露。而目前承担手机报、飞信等业务的卓望信息有望保留。
据了解,卓望控股是由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发起并投资成立的子公司,中国移动拥有其60%股权,而沃达丰、美林、HP等也都是卓望控股的股东。在卓望控股之下,又有四家子公司:卓望数码、卓望深圳、卓望信息、139移动互联。相关消息传出,重新调整结构之后,卓望信息将下设八大事业部,分别为软件平台事业部、行业事业部、飞信事业部等,整个公司目前在全国拥有近3000名员工。
但是对于卓望退出后的承接问题,中移动仍在规划。相关消息人士向本报透露,此前中移动数据部曾计划成立数据业务运营中心承接卓望相关业务,但目前并没有下文。而坊间更流传中移动将按照事业部形式管理未来数据业务,但对于事业部的猜想,似乎还没有到一锤定音的时候。因为对于中国移动来说,在对卓望重组后,新成立的部门该谁来管理、如何组建团队等,都是尚在讨论中的问题。在业内人士看来,卓望控股大的格局已经确定,目前所需要处理的将是细节问题,“作为中国移动几乎所有数据业务的支撑方,卓望的退出必须以稳为主。”
历史与现实的差距
在专家看来,卓望此次退出更多是历史趋势使然。在今天的合作环境下,卓望原有架构已经难以适应新的要求。
自2000年成立以来,卓望集团就一直是中国移动增值业务的最重要支撑机构。由于在2001年,卓望参与了中国移动的移动梦网计划,推动了中国短信、彩信、彩铃的迅速普及,所谓短信、彩信、彩铃最早就是由卓望制定相关格式标准的。而目前中国移动用户所使用的手机报、手机阅读、手机游戏、黑莓业务支撑系统等都由卓望提供技术和运营平台支撑。更由于移动梦网在成立初期的巨大成功,梦网模式成为中移动在数据也业务领域的主打模式,在合作伙伴看来,与卓望的合作几乎已经成为与中国移动合作的前提。
用“兴也梦网、衰也梦网”形容卓望的命运无疑是恰当的,由于成立之初的使命便是帮助中移动搭建“移动梦网”体系,在过去的十年当中,SP伴随移动梦网经历了从无到有,再到盛极而衰的过程。卓望作为移动梦网的主要支撑单位,也在不断调整。而此前MDO平台的推出已经宣告了移动梦网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开始,MM的出现则将中移动数据业务的架构彻底变革。
“SP概念其实一直在不断地淡化,卓望这次调整基本上为之前的变革画上了一个句号。”有业内人士评价。
而在另一方面,卓望原有架构更多的是适合管理上万家SP,与中国移动今天通过MM聚拢开发者的模式无疑产生冲突。业内人士告诉本报,“从长远来看,移动梦网也是在不断弱化,卓望之前的架构已经不能百分百适应新业务的发展。”该人士表示,卓望按照软件平台事业部、行业事业部、飞信事业部等架构调整之后,能更好的支撑移动各项具体数据业务的发展。
新基调合作
与此次卓望退出相伴的则是中移动新合作模式的浮出水面。日前中国移动发布通告,将于近期对手机二维码业务以公开招标的方式引入两家新的运营支撑方,开发新的手机二维码产品,并与现有手机二维码产品并行发展。
据本报了解,这是中国移动对于合作伙伴定位的首次全新阐释,而卓望正是二维码的现有运营部门之一。按照新的模式,对于支撑方将主要按照支撑费用进行合作,具体数额按照支撑人数确定,并参考支撑业务的表现进行上下浮动。“相比以往,中移动此次新的合作模式无疑更加区分不同合作伙伴的表现,而这也正是卓望此前依照梦网模式难以做到的。”
正因为如此,新的模式下,中移动与支撑方的联系不仅将更加直接,双方的关系将更加平等。无论是中国移动此前在手机阅读业务领域与盛大的合作,或者在电子书领域与方正的合作,盛大与方正的角色定位早已远远超越传统的SP。换言之,在基地模式之上,中移动未来的合作将更加偏向合作而非管理,中移动更期望利用产业链各环节大型企业的力量一同做大数据业务。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移动战略发展论坛上,王建宙的表态或许能够透露中移动的改革态度,在王建宙看来,运营商最大的价值之一将在于流量的经营。正因为如此,如何发挥流量价值将成为中移动下一步的重点,而其中战略级伙伴将成为撬动众多产业链不可或缺的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