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
2014/4/9 15:51
预装软件被指侵犯消费权 治理难在正本清源
0
0

随着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在给生活带来便利同时,暗藏其中的问题也不断涌现。相关法律专家日前表示,手机预装软件行为不仅被指违反了工信部《关于加强移动智能终端进网管理的通知》要求,还侵犯了消费者的选择权、知情权、财产权,并在一定程度上对用户的隐私权造成威胁。究其根底,预装软件的生长温床与其背后的潜在利益链密不可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强行业监管、提高消费者的权益意识,启动多方联动,将成为目前遏制预装侵权软件疯狂蔓延的重要举措,也有利于手机软件市场的综合治理。

预装软件被指侵害消费者权益

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大唐高鸿通过预装软件,向手机植入恶意软件,获取用户IMEI、MAC地址等设备信息,查看系统应用软件列表,并监控用户日常使用软件的时间、次数、网络流量等侵权行为。央视财经频道连续两期《每周质量报告》对手机预装软件乱象进行跟踪报道。至此,预装手机软件也成为一个社会热点,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3年中国智能手机预装软件用户调查报告》中的数据显示,在用户新买智能手机第三方预装软件情况方面,表示有预装的用户达到87.9%,而近八成用户表示其新买智能手机里含有15个以上第三方预装软件。

值得一提的是,手机里的一些预装软件在开机后会在后台自动运行,而且其运行程序会不断增加,导致手机运行速度迟缓。同时,当手机处于联网状态时,这些程序会在后台跟厂商或软件开发商数据交互或是进行软件更新,不仅占内存,还费电、耗流量。更让消费者头疼的是,这些预装软件基本都无法卸载。

至此,预装软件侵权的真实面目也呈现在人们面前:事先并未得到用户同意便预装;无用软件在后台偷偷运行却无法卸载;自动获取用户IMEI、MAC地址等设备信息;监控用户日常使用软件的时间、次数、网络流量等。

预装软件背后的利益链

智能手机被预装软件“绑架”的情况,在我国十分普遍。虽然预装软件在一定程度上也面临着“人人喊打”的局面,但是目前看来,并未得到有效的监管与遏制,究其原因,预装软件背后的潜在利益链促使众多商家宁愿背负骂名,寄生于这块肥沃的土壤,而整治手机预装软件相关法律法规缺失,行业监管政策缺乏执行力和操作性,也为唯利是图的预装行为预留了很大空间。

据调查,手机软件预装企业利用植入式推广平台,将病毒、木马与APP一起植入用户手机,这些病毒和木马,用户看不见、删不掉,但其却可以监测用户手机的使用情况,以实现其流量吸费、偷窥隐私等目的。让人震惊的是这些恶意病毒程序无孔不入,在手机出厂、销售以及消费者应用过程中都有可能被植入。

随着安卓系统中病毒和木马程序大量出现,安卓平台的安全隐患彻底爆发。即便如此,由于手机厂商本身面临着巨大的成本压力,所以也只会在问题出现后进行修补,而不是彻底的革命。与此同时,对于在夹缝中生存的渠道商而言,因手机厂商投入力度有限,加上人工和租金等成本不断提升,吸收预制平台应用厂商的资金,缓解生存压力也是理想的选择。

此外,工信部去年发布《关于加强移动智能终端管理的通知》,虽然对移动智能终端安全能力和预置应用软件提出了管理要求,但由于该政策缺乏强制性,既未涉及用户的合法权益如何保护问题,惩罚措施也是如此,其实际效果也就十分有限。

于是,通过预装软件,平台商得到了用户数量,渠道商拓宽了盈利渠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手机厂商“难得糊涂”,三方达成了默契,形成利益链,从而为预置软件出现生长提供了源头。

遏制侵权软件需多方联动

手机预装软件被指侵犯消费者权利的现状,让加强规范的呼声越来越高。预装软件本是一个将软件和硬件成本均摊的办法,目前要从根本上治理预置乱象,需要多方联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强行业监管的同时,提高消费者的权益意识并积极维权。只有通过多层治理问题,才能实现手机软件市场的健康发展。

第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市场提供正确引导方向。工信部在《关于加强移动智能终端进网管理的通知》中明确要求,手机厂商预装软件必须要通过工信部的审核关卡,不得未经用户同意,擅自安装收集、修改用户信息,或造成流量消耗、费用损失、信息泄露等不良后果的软件。但有业内人士指出,工信部此项规定并未设置惩罚措施,而且是对手机厂商的单方面规定,而手机预装软件进入手机的渠道并不只手机厂商,而存在于手机渠道的各个环节,恐怕一纸规定无法彻底解决问题。因此,相关法律法规的确立与实施也就迫在眉睫,有法可依才能实现有法必依。

第二,加强行业自律,建立社会监督管理机制。手机预装软件的潜在利益链促使各商家相互牵制,治理预装乱象必须权衡各方利益,避免出现一刀切。同时,加强对平台商、渠道商及手机生产商的社会监督,推动手机软件的正规运作。

第三,提高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消费者作为手机软件的消费主体,应提高自身的权益保护意识,安装专业、靠谱的安全软件;被侵权时应积极进行维权,通过舆论作用对厂商形成压力。

总的来说,综合整治手机软件市场需要各方齐心协力,一方面要利用法律保障将恶意软件对消费者的威胁降到最低,另一方面要利用市场竞争让消费者能够更自主多元地选择产品。只有实现手机软件全程的正规化,才能让消费者从根本上受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