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微软的合作中,诺基亚勇敢地跳下了“着火的平台”,然而外界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这桩“婚姻”的质疑,如今诺基亚终于被冰冷的海水刺激了。
日前,诺基亚副总裁Bryan Biniak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罕见地表示:“这不仅仅是硬件的问题,这是有关硬件上工具的问题。你不能去卖一个没有应用程序的手机,因为消费者不会买单。”外界将此次芬兰公司方面的发声视作一次“忍无可忍的反击”,不过如果注意到诺基亚与微软两年前达成的合作协议不难发现,两者的关系已然发生了微妙的改变。据国外媒体今年3月报道,在与微软合约的剩余有效期内,诺基亚向微软支付的Windows Phone授权费,将比微软支付给诺基亚的平台支持费高出大约5亿欧元(约合6.5亿美元),不过今年诺基亚收到的平台支持费仍将超过自己支付的授权费。换句话说,诺基亚之所以在微软宣布放弃Windows Phone 7.5时选择沉默,却在此刻选择就应用数量不足这个老问题爆发,除了自己有一份还算说得过去的财报撑腰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它即将成为后者的核心客户。微软可以用钱堵住合作伙伴的嘴,但是不能对客户的愤怒置若罔闻,况且微软至今都没有推出一个像样的智能手机产品。
当然,对于有协议在身的诺基亚而言,其与微软撕破脸皮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并不妨碍这家芬兰公司“友善的提醒”,毕竟外界早就呼吁这家芬兰手机巨头向谷歌和安卓伸出橄榄枝,更何况它的身边还有一条蓄势待发的“旗鱼”。这里我们暂且不论诺基亚转投安卓阵营的成功率有多高,但是如果失去诺基亚,微软的Windows Phone肯定不会有好日子。
诺基亚或许正是看准了自己在Windows Phone阵营的位置才敢如此“愤怒”的。不过愤怒之余,诺基亚也有一个软肋不得不重视——在智能手机市场的话语权不足。苹果和谷歌占据软件上的优势,三星掌控着硬件产业链,诺基亚除了堪比卡片机的拍照功能之外,恐怕没有太多过人之处。
总而言之,与微软合作固然可以帮助诺基亚暂时“脱离苦海”,可“授人以柄”的日子毕竟不能长远,这就好似飞在空中的风筝,得到了风和人的助力,看似自由自在,却被地面的人用线牢牢系住,一旦线断了,风筝也就失去飞行的本领,而掉落地面。诺基亚在愤怒之余,也该为自己的未来考虑考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