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
2013/3/13 11:18
谁能阻止三星得陇望蜀的扩张?
0
0

Sumsung,官译三星,别名众多,如“三爽”、“三木丧”,甚至根据韩语发音音译为“三怂”。

不过,现在IT电子工业界估计没人敢这么说它。它非但一点都不怂,而是狠得很呐。

昨天,三星在中国照例召开一年一度的“三星论坛”。照例是邀来了满坑满谷的数百家全国媒体,照例是从黑电到白电到手机、相机、笔记本、显示器、打印机等超长产品线挨个台上介绍新品。

三星很强,爆强。去年四季度的财报显示这家超级巨无霸垂直整合公司当季营收为56万亿韩元(约合524.5亿美元),净利润7.04万亿韩元(约合66亿美元),同比增长76%。

经历过连续几个季度的“爆种”之后,业界对这种无敌牛强显然已经习以为常。三星各产品线的高管陆续上台兴奋地介绍自己的产品,85寸的超大屏幕UHD电视S9,Galaxy Tab 8.0、三爽尽情展示自己的能力,媒体记者们也就习以为常地听着。

没有意外对吧。可是,在漫长新产品介绍的最后,突然出现了一个从未单独出面演讲介绍的部门,商用事业部第一次独立登场,尽管时至中午,不少媒体记者已然兴致冲冲地跑去展示区体验实物新品,但这才是今天最大的亮点。

发言者是三星电子大中华区商用事业部总裁权松,这位韩国人用英语慢条斯理地描述了一些三星商用业务对中国市场的预判和布局方向。这段算不上怎么激情四射的讲话,其实信息量很大,很大。

实际上,在开场时三星中国区老大就提到了2013年将强化B2B市场,而权松也明确提及了三星将对商用B2B市场,“百分之百的专注”。他透露了三星的一些判断,比如中国B2B市场容量在全球排名第二,所占权重约为13%,保持着15%的年增长率,而全球平均成长率不过1.8%。而在中国,三星可以锁定的B2B知名企业用户将有1000个。

他还透露了一些三星在中国商用B2B市场的策略路径:借助B2C品牌的高知名度在企业客户中提升B2B信誉。

具体而言,中国三星B2B的目标市场是Public市场、Enterprise市场、面向SMB客户的区域市场

针对Public(公共)市场,策略是在政府、教育行业培养核心SI,共同推进

针对Enterprise(企业级)市场,策略是以重点的1000个知名客户为中心,培养战略客户

针对SMB(中小企业)市场,策略是优先扩大1~3级城市渠道覆盖

谁能阻止三星得陇望蜀的扩张?

会后,在展示区中,我们看到,三星也首次把商用B2B业务各种行业智能解决系统独立展示,与消费电子产品展区相并列。

谁能阻止三星得陇望蜀的扩张?

在其中,我们看到了诸如智能医疗、警务、零售、办公、教育、智能建筑、保险展业等多种行业的整体解决方案展示。

谁能阻止三星得陇望蜀的扩张?

在私下交流时,三爽内部人士也说,这次演讲虽然言辞隐蔽不张扬,但信息量堪称是史上最大了。通过研究和求证,我们确认,2013年三星在全球同步推动了商用业务的强化推进。

在消费电子终端产品+半导体、液晶面板等上游供应链环节中赚得盆满钵满的三星,终于向系统解决方案领域张开了爪牙。

三星此举何为,为何选择在今年?或许有两种不同的研究解读方向。

首先从眼下最实际的小环境看,这是三星索求新增长点的最有力的一种新方向。

三星连续暴增的业绩主要来自于智能手机的疯狂增长,上游零组件行业由此受到巨大的带动。但从半年前开始,无论是三星本身还是业界的观察者们都意识到这一增长动力有太过单一的现象。而且智能手机的利润增长中,很大程度来自于高端机型对中的单产品的利润率贴补效应。但随着安卓系统智能手机进一步普及过程中,市场重心可能朝中低端偏移的趋势,三星手机利润将受到影响。

那么,三星需要找出一条更好的保证利润的路,较高利润空间的B2B行业应用系统解决方案业务显然是最明晰可见的选择。事实上,被三星在终端消费电子产品市场中挤压击败的一众对手大多都已经选择了这条路,如西门子飞利浦和一众日系厂商们。所不同的是,这些选手的转型多数是在消费电子系统竞争力匮乏的无奈之举,而这一领域的大赢家三星在罕有对手之后主动选择了这一方向。

我们对三星的研究中得到的另一种来自三星的解读提供了一个更大的视野。众多周知,危机意识一直是三星集团内部所推动的。三星集团数年前就在三星电子内部提出了一个未来十几年的规划,指出了数条有着广阔市场空间的领域,如医疗保健、教育等。

近一些说,此前三星就曾从联想等企业挖角,寄望尽快打开B2B市场,只不过此前搞出的动静并不太大。

不同的是,对于三星而言,或许现在遇到了最好的时候。它不再是基于简单的具体产品的商用市场推广,在移动互联、智能终端市场终于开始爆发、三星也在这一领域积累了足够的优势之后,此前数年的尝试积累和铺垫终于遇到了成熟的机会。

参考权松所说的,在中国市场从C端市场的强大份额和品牌力开端,三星通过智能终端开始串联起B2B解决方案市场的切入契机,这与爱普生从OA切入、NEC从通信切入、IBM从软件服务切入等同理。

它的动作也早已不是纸上谈兵的谋划,在北京已有学校开始试点引入三星的智能教育学习解决方案,而一些三星此前未踏入的专业应用领域,我们得到的信息显示它已悄悄在中国组建好了团队即将正式杀入。

这对飞利浦、西门子以及NEC、日立等日系厂商而言,可不算个好消息。在退出消费电子领域之后,它们正试图在各类行业智能解决方案中确立新的地位,重新扎下篱笆。可三星已然追击而来,尽管目前系统渗透服务的程度还不算深,看上去是基于终端设备的串联服务,但三星在全IT信息产业链上的垂直整合由此又更深一层,铺广一点。

更何况,在三星电子之外,三星集团这个庞大的帝国还有这化学、造船、生命保险、金融……等骇人的布局。我们可以推论,仅仅是三星集团内部的订单和积累的经验就足以把三星电子的B2B解决方案业务迅速托上高度惊人的起点。

得陇望蜀,“三爽”还真是狠呐,谁能阻止它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