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
2012/5/8 10:44
运营商进入社交媒体领域的意义与启发
0
0

随着社交媒体以及各种服务应用的兴起,传统运营商这两年来又面临了新的挑战。用户越来越重视互联网服务商推出的应用和服务,电信运营商渐渐变为仅提供网络接入的“管道”,并不能分享用户上网之后产生的行为和收益。尤其是GoogleFacebook等具有越来越多的通信、交流的功能,传统的通信服务正在被取代。运营商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在3G尚未普及之时,避免被边缘化,碎片化值得深入思考。或许中国移动借助“飞聊”进入社交领域,给其他运营商一定的启发,下面将谈谈运营商进入社交领域的优势、意义与相应需要解决的问题。

1、运营商进入社交媒体领域具有用户资源多、产业链号召力等优势

受众群一致:美国社会媒体研究机构Ignite Social Media发布了全球SNS网站的调查报告,该机构对全球社交网站用户的教育程度进行了排名。开心网排名第一,豆瓣居第二,人人网和腾讯分列三、四位;而国外著名商务社交网络LinkedIn仅居第六。这四大平台聚集了中国一、二线城市的35岁以下,且绝大部分为本科以上学生和白领群体。特别是开心网,大多为有稳定的工作和人脉关系,较强的消费能力的白领,相当一部分还是某领域的意见领袖。他们是当前主流技术的应用者和主力消费人群,更是运营商3G业务的重要拓展群体。

用户资源支撑: 人们日常的社交总是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小圈子里,要想让用户长期、频繁的使用一种社交服务,最好的方式莫过于让用户日常社交圈的成员都使用这种服务。慧聪研究认为运营商可以鼓励用户将个人手机通讯录中的联系人拉入社交业务中来,形成最广泛的社交圈子,这点中国移动已经运用。也可以通过同步地址薄等方式帮助用户对自己的通讯录进行聚合管理,从而帮助每一个用户建立起可管理的个人社交关系图,并将社交服务与短信彩信WAP、3G视频通话等增值业务相结合。

网络资源支撑:移动通信网络的带宽不断增加,社交业务自然的向移动通信领域渗透。07年社交网站突然兴起,使运营商网络带宽承担很大压力,不过由于3G的快速发展和4G兴起,带宽不再成为运营商发展增值业务的瓶颈,其强大的支撑,促进移动社交媒体加速发展,也成为运营商数据业务利润新的增长点。

号码唯一性。用户使用的移动社交媒体可能会有很多种,不同的网站和账号会成为很大的负担。不过无论何种移动社交业务,最终都要借助运营商的业务平台,因此慧聪研究认为运营商完全可以充当移动社交门户的角色,大大减轻用户操作上的繁琐。

2、运营商做社交化运营可避免被互联网厂商管道化,还可拓展新的业务增长点,意义深远

避免被管道化:近年来,微博、即时通讯等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通讯工具广泛应用,必然威胁到电信运营商赖以盈利的短信、语音服务,加速了电信运营商的管道化。运营商只能通过对流量收取高昂费用的方式,通过限制第三方服务的方式,或者通过自己插手做类似产品的方式,来减缓趋势,保护传统业务的高额利润。BT从传统电信运营商向网络IT服务商转型,再到超宽带计划的三步走,使其积极的回避和抵抗了并不能扭转行业趋势,减少了自己被管道化的威胁。

拓展数据业务领域:预计到2012年亚太地区移动SNS用户将达到3亿,对于国内运营商来说,移动SNS已成为运营商重点发展的一项3G业务。另外,在灾害面前会凸显移动互联网效率,如:SNS在海地地震中扮演重要角色,日本一些政府机构在SNS发出倡议和通知;日本NTTKDDI以及软银三大手机巨头开通“震灾传言板”免费服务;NTTDocomo、Softbank、KDDI等运营商也纷纷推出手机“震灾揭示板”服务,供人们发布灾情信息、寻人以及求救。运营商引入社交化功能,不但增加人们交流的渠道,更会在危机时刻,体现其社会责任和价值。

增加收入途径:除了其本身所需的数据流量收入外,也可依靠丰富的社交媒体应用吸引高ARPU值用户使用有关数据业务套餐;也可进行推送社区广告或有针对性的广告来获取收入;还可为虚拟物品交易提供理想的通道,收取渠道费;通过对社区业务进行分层控制,实现差异化服务和收费,满足不同的需求。

提高服务水平:慧聪研究认为在互联网发展趋势下,用户的求助和投诉,正在转向互联网,而开始疏远服务热线。这就促使了运营商调整自己的客户服务系统,尽管各地的运营商都开设了相应的微博,但是显然在如何认识和使用社交媒体这一新鲜事物上,运营商还处于探索阶段。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新模式的客服运转方式,加快了传统的层级汇报和决策流程运转,给予了一线和基层,更多的授权,更多的灵活处理机制,提高了问题响应时间,多渠道、多触点的客户服务方式,提升了服务水平,提高用户忠诚度、完善用户体验,帮助3G网络取得更大的成功。

促进运营商体制改变:运营商借助社交化媒体,在组织末梢之间建立起信息处理在线网络,是对基层员工和基础组织的去行政化管理,以及在组织之间的真正的扁平化管理,同时也使得企业文化进行改变。

3、运营商进入社交媒体需注意,新产品是否与已有业务重合,如何避免内部竞争,其盈利模式有待探讨

目前,社交媒体应用定位不明确,只是在集合了众多的应用,如手机游戏、无线音乐、手机阅读等上添加了一个“入口”平台,利用社会人际网络把用户群体聚合,并且很多业务也与运营商已有的业务相重合,造成了新业务新增长点的假象,将原本增值业务分流。同时,商业模式难以突破盈利困境也对移动社交媒体的发展形成障碍。目前,我国移动社交媒体的商业模式大多通过增值业务与广告双向盈利,这种商业模式面临受众群体数量有限及认知不足的羁绊。不过中国移动借鉴腾讯微信的新应用“飞聊”倒是给运营商很好的启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