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全面融入了国际社会。中国的加入,为世界经济的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同时中国也以较快的速度增长。2001年,拉登发动了9.11袭击,美国的注意力被反恐转移, 从而使中国能够在相对平和的国际环境下发展经济。同年,中国加入世贸,获得了标准化的国际贸易的平台接口。这些是此后十年中,中国得以继续高速发展的重要条件。
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世界经济格局。而经济的全球化,使国际经济关系变得更复杂。日本经历了失落的二十年,国内面临着老龄化的问题,但日资企业却伴随着中国经济一起增长。欧美仍然富裕,但是贫富分化,跨国公司从经济全球化、从新兴国家的崛起中获益,而欧美的低端的、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工人,则受到来自全球的竞争。欧洲的一些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竞争力减弱,而要维持与收入不相称的高福利,就只能靠借债来维持。当这些国家的偿债能力出现问题时,借钱给他们的国家就会受到牵连。美国也有类似的问题,但情况更复杂一些。
欧美的问题是,相对于收入过度开支,出现了债务危机。而中国的问题,是将经济高速增长看作平常的现象,但原有的发展方式已无法持续,具体体现在:一,人口红利开始消退,企业招工难,劳动力成本上升;二,污染严重,以对环境的破坏赚一些微薄的利润,得不偿失;三,产能过剩,欧债美债危机的出现,使依靠出口来实现经济增长会变得困难。而国际环境也发生了变化,拉登已被击毙,美国高调重返亚太地区,在军事、外交两方面对中国形成钳形包围链,中国经济发展,以后可能会多出许多麻烦。
欧洲应对欧债危机,与国内应对经济增速放缓,从短期来看,分别是对之前过度开支、过度发展的修正。而从长周期来分析,无论是全球经济还是中国经济,都将接受经济周期规律的考验、面临经济下行的风险。如何抵御经济下行,最根本的办法就是获得新的经济增长的动力,例如工业革命,用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发现新大陆,通过获得资源推动经济增长;新兴国家的崛起,用资本和技术投资,以及通过贸易推动经济增长。对于中国而言,还有另外的一些办法,就是调整在产业链中的位置。举个例子:美国有苹果公司,每卖出一台iPhone,据说能独占58.5%的利润。如果中国也出现了一家公司,推出了类似的产品,中国设计美国制造,每销售100美元,中国赚50美元,美国赚5美元,新品推出时人们排队购买,那么即使在全球经济增速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内部的结构性调整,也能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再如加快中西部发展,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这是原有发展方式在地域上的延伸。
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调整在产业链中的位置,中国都需要时间,需要长期积累,远水解不了近渴。因此原有的发展方式虽然无法持续,目前却不能完全放弃。除此之外,必要的改革和调整,对于经济增速放缓的局面,也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一方面,同样的社会资源,因为改革而效率提升,可以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是为减轻经济放缓时期人们不舒适的感觉,可以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为转变发展方式争取时间。
国内的改革和调整已经在进行。比如省管县试点,可以减少行政金字塔的层级;事业单位改革,可以减轻财政负担。以企业的眼光来看,都是属于减员增效的范畴。个人所得税的调整,旨在增加工薪阶层收入。调控房地产,减少土地财政收入,使房价理性回归,是解决住房难的问题。省管县都能试点,事业单位也改革,对央企的反垄断调查也就很正常,新形势下的一步棋而已。为什么选择的是电信行业,就像省管县的试点地区一样,都是闹得最凶的地方。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国内积聚起庞大的民营资本,要生存更要发展,要为资本寻找出路。老百姓感觉收入没有跟上物价上涨的速度,觉得自己还不够富裕,要求降低生活成本。美国将中国国内的需求看成是解决自身难题的办法,要求全球经济再平衡,要求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在过去经济增长时期,民企、老百姓、跨国企业都各自忙着赚钱,虽然也有不满,但冲突不明显矛盾不尖锐。但当增速放缓或者市场饱和时,就像正在干涸的池塘,里面大大小小的经济体都会感觉资源正在变少,争夺会变得很激烈,冲突会浮出水面。当民营资本、老百姓、外国在华利益都将目光转向富庶的、肥到流油的,但存在着诸多问题负面新闻不断的国有资产、央企垄断行业时,一半在体制内,一半裸露在外面的电信行业便首当其冲。
电信行业经过这些年来的竞争和降价,经济增速已经放缓。就目前形势而言,三网融合的趋势,移动IM的出现,以及最近针对电信、联通的宽带反垄断调查,更使电信行业的传统业务面临着来自市场、技术和政策三方面的压力。因此电信行业要加快转型,要保增长调结构控通胀,既要寻找新的增长点,也要维护行业稳定,为转型争取时间。什么才算是转型成功,财务是检验转型成功的最重要的标准。业务发展得再好,如果一直亏钱,那么发展什么都是浮云。
国内的电信行业,与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中国,其实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传统业务产能过剩,议价能力不强,话语权缺失。国内的电信行业经历过大发展时期,中国经济也有过长期的高速增长,但如今都在转型,并且都面临着新业务升级不够快的难题。不同之处在于:电信是中国的一个行业,电信行业出问题了,可以由国家来兜底;如果国家经济出问题了,谁来为中国兜底?
因此,电信行业的转型,要与中国经济的转型一样,都要做好两手准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如果转型不顺利,要能独善其身,要自己照顾好自己,不要变成巨大的烂摊子,成为社会的负担。政府因为铁路行业的债务,因为房地产泡沫和地方债,因为民间借贷危机和银行的坏账风险等等,已经承受着很大的压力,电信行业无论有多困难,都不要再给政府添麻烦。如果转型顺利,则兼济天下,信息技术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作为新的引擎,来推动中国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