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
2010/10/25 14:13
评论:现在需要封闭的力量
0
0

记得在前一阵子,iPhone4“信号门”闹得最凶的时候,一位中移动的员工曾经对苹果乔布斯深表同情,在他看来,苹果之所以成为“全民公敌”完全是因为发展太好惹人嫉妒。无独有偶,国内互联网业界的老大腾讯似乎同样陷入了与不同对手的口水战,至今仍未停歇。

当所有人都力推开放的时候,似乎封闭的公司发展得更好,一个最新的例证是苹果季度营收超过200亿美元,即将超越埃克森美孚成为全球最大的公司。国内的腾讯也在封闭的圈子里成为其所涉足各个领域的前几名。

原因何在?

在对北邮教授宋俊德的采访中,我似乎找到了答案。宋教授展示着他的iPhone,向我笑着说他不得不下载AppStore里面的应用,因为别的应用无法安装;虽然经过“越狱”后的iPhone能够安装其他软件,但是对用户而言安全性难以保障。换言之,或许为苹果在不到100天的时间里带来200亿美元的不仅包括完美的用户体验、匹配的硬件设计与无与伦比的品牌,高明的商业战略同样不容忽视。

在市场经济的社会,用户的消费需求不仅需要发现,更需要发掘、引导乃至创造,如同西方社会里的一句名言“当企业家发明了肥皂之后,他们同时向人们灌输了体臭的观念。”推而广之,因为人们需要软件,在一个无法接触到盗版的世界里,付费成为用户的本能。

回溯iPhone,苹果的封闭并不仅仅体现在AppStore中,通过一手掌控的产业链各个环节(甚至于包括运营商),苹果能够轻松的向用户输出自己的品牌,完善用户体验乃至寻找最佳的利润增长点。

如果将开放比喻成自由的市场经济,那么封闭更类似于市场管制,在经历无数金融危机的洗礼后,人们开始明白没有任何管制的市场经济将会如同脱缰的野马,无可寻觅。有限而适度的管制将会帮助市场更好的发展。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在于Android,作为基于Linux的软件,Android的风行与Linux的落寞产生的强烈的对比,背后则是Google对于诸多标准的封闭。

从某种意义而言,巨头的封闭实际是在为市场制定一系列相关标准,这种封闭不仅有利于巨头自身的扩展,更有利于市场的快速成熟,因为这制造了中小企业搭便车的机会。

回头反思通信行业,无论是运营商还是产业链其他环节,并不擅长制定规则,但是在移动互联网的高潮中,被动接受显然并不利于电信行业更快融入市场。相较之下,或许此前中移动力推的基地模式更加值得肯定,其对数据业务产业链一条龙的打造为用户提供了最便捷的通道,以刚刚发布的中移动三季度财报为例,不仅数据业务成为亮点,更扭转了ARPU值长期下滑的趋势。

但是,封闭并非单纯的竖起围墙,以苹果的经验来看,完美的体验是封闭的前提,否则任何“围墙”都会不堪一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