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通信行业步入“微利时代”。根据Gartner的研究,2010年全球通信行业仍处于低谷,销售收入将比2009年下滑3%。虽然中国经济率先摆脱了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从国内通信行业总体情况看,各方仍需采取谨慎态度。
企业一方面纷纷通过节约挖潜来降低运营成本;另一方面加强研发提高整个企业效率和生产力。此刻,体现精细管理理念的科技租赁模式恰恰满足了企业以上需求。
降低成本之策
在技术升级加快,市场竞争加剧,人民币升值以及人力成本增加等多重因素的制约下,通信企业利润空间逐渐变小。增加利润的最好办法就是压缩成本,而成本的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测试设备购置带来的固定资产增加。因为通信行业需要的测试设备价格不菲,一套测试仪表动辄在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而企业在研发与生产中同时需要配备很多套昂贵的测试仪器设备,由此带来的固定资产增幅每年近30%,这无形之中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
借助科技租赁,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例如,某通信公司为开发某项目需使用三台高端频谱分析仪来做相关测试开发,所需时间大致为两年,按每台40万元的价购买则需一次性支付120 万元,而后期管理成本也大致为1:1。但如果选择租赁,三台频谱仪每月的总租金大致为2~3万元,租用两年的租金总成本也不过60~70万元,同时由于是按月支付,企业在获得测试仪器的同时,大大缓解了自身的资金压力。
从投资回报等财务角度上看,租赁费等相关支付款项可作费用减少企业固定资产比例,提高投资回报率ROI,对均衡利税、股东回报,使企业稳定发展有着特殊的作用,这一点在“现金为王”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创新的助推器
通信产业是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产品价值主要来源于科学技术知识和高素质人才的创造性劳动。而企业的R&D活动是其取得技术领先和获得持续成功的关键手段,其中,电子测试设备是R&D的基石,重要性日益凸显。
但是,一方面,通信企业依靠自身积累进行研发和技术改造的速度太慢;另一方面,2009年下半年以来,受金融危机影响原材料供货紧张,很多电子测试仪器生产商纷纷延长供货周期,这给企业技术研发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而采用科技租赁方式进行技术改造,企业只需支付较少的租金便能获得先进的测试仪表,从而实现资本的快速积累,提高企业市场的竞争力。
目前,从事通信产品租赁的专业公司,能够向企业提供硬件、软件和服务的一揽子技术解决方案,其独有的管家式顾问咨询服务也能够帮助企业在选择测试仪器服务方案时少走弯路,弥补企业在有关技术研发方面的短板。
中小企业尤为适用
今天的通信业面临着互联网大潮的冲击,通信、IT、媒体等多个产业的融合局面正在形成,通信产品的寿命周期不断缩短。而借助科技租赁,能够保证企业在较短的时间内筹集到必要的设备、技术等资源,从而迅速改变产品结构,投入新产品的生产。
科技租赁对于中小企业尤为适用,可以解决其普遍存在的规模小、难以迅速适应市场变化的问题。金融危机爆发后,东方集成及时推出以租代买、以旧换新、转租赁、回租赁、短期租赁、长期租赁等服务活动,使受到冲击较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客户很快实现了优化生产,渡过了难关。
如今,中国海关已授权东方集成在北京建立2300平方米跨国转租赁保税库,以保证其低成本和较短供货时间。
备战后3G时代
2010年,在对TD-SCDMA网络进一步扩容与优化的同时,整个通信行业还加快了在TD-LTE标准完善、技术创新、整体测试、产业化方面的步伐。
当前,虽然TD-LTE产业规模优势明显,但还有很多不确定性的市场和宏观经济因素存在,围绕TD-LTE开展的高新研发活动具有很大的风险性。据统计,美国相关通信项目的成功率只有15%~20%,科技租赁就成为了通信行业用来规避技术以及市场风险的办法之一。在创业、科研、中试、生产等各个阶段中,若企业所使用的仪器仪表绝大部分采用租赁而不是购买方式,这不仅缩短了项目筹备时间,同时也规避了一些不确定的经营风险。
针对后3G时代的市场需求,东方集成除提供本土化的TD-SCDMA租赁服务外,还将提供CDMA-2000、WCDMA甚至WiMAX等制式下的租赁服务。同时,公司也已采购与储备了大量的研发与生产仪表,还将投资几千万元进行LTE相关测试设备的购置,以满足整个通信行业发展的需求。
关于科技租赁
科技租赁是目前国际上一种十分成熟的满足客户对测试仪器以及设备需求的服务方式。它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等市场经济发达的地区,主要包括电子、通信类测试仪器、理化与实验室仪器以及IT设备等的经营性租赁服务,客户多为通信、半导体等电子制造等行业的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