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9中国电信业信息化论坛”上,IBM大中华区副总裁、电信与传媒事业部总经理俞伟指出:“在未来5年中,商业模式转型将成为电信行业的主要价值来源,预计全球主要综合性电信供应商将向媒体和娱乐行业迈进。”
现在不论在那个行业,摆在各大CEO桌面上的报告已经从原来的市场预期变成了如何创新现有盈利模式。而目前全球电信业CEO也都面临着相似的问题,如何实现电信业务商业模式的创新?在国内电信运营重组后,全业务运营也面临着相似的挑战。
2007- 2012 年全球电信业转型盈利焦点
俞伟表示,从2002年至今的调查数据显示,商业模式创新、收入增长、企业重组带来的协力作用分别成为电信业主要价值来源的前三位,在这种背景下,运营商需要研究商业模式创新力量。
电信是孕育“破坏性”创新的温床
现在是内容为王的时代,新媒体发展迅速,媒体/娱乐数字化以及与电信的融合是大趋势。互联网蓬勃发展,涌现出腾讯、盛大、百度、网易、阿里巴巴等优秀企业。
很多互联网厂商都是从行业模式创新、收入模式创新、企业模式创新三个角度创新而取得重大的成功。如腾讯QQ,它推出及时通信软件,同时它现在也不断发展社区、无线增值业务、广告、游戏等各个方面的业务,成为综合娱乐的门户。但更多的企业还在抉择如何转型。
俞伟指出,在语音业务持续下降、竞争对手不断加强的情况下,运营商必须迅速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
全业务运营之后,运营商将面临三重竞争,第一层是运营商自己之间的内部竞争,第二层竞争是与互联网厂商的竞争。以往,运营商和互联网厂商合作大于竞争的关系,但是进入全业务运营后,这种局面将改变,与互联网厂商的竞争将大于合作。如中国移动的飞信业务和腾讯的QQ、MSN等及时软件都构成竞争。第三层的竞争是终端厂商的竞争,如现在风靡全球的iPhone手机,iPhone很多业务都让运营商处于被动状态,占用了运营商很大的网络资源,但是最终获利的却是苹果公司,而不是电信运营商。
对比互联网、终端厂商,运营商也具有其独特优势。“运营商掌握着所有客户的通信信息,没有一个企业能同时支撑上百万、上千万用户同时上线。”俞伟表示,超大量的客户基础以及客户各种通信信息都是运营商商业模式创新的有力武器。
IT角色转换
尽管具有很多客户资源和优势,但是这些优势如何转变成能够盈利的商业模式?这需要IT技术的参与。
俞伟指出,在过去的很多年中,IT对于整个行业最大的影响不在于业务的支撑,而在于其对电信企业内部流程的再造。
IT技术在以往的作用无非是如何降低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管理成本,或是降低企业原有IT架构的成本,并没有带给企业更多的发展机遇。
而回顾架构在IT技术之上的互联网业务,总是给我们带来欣喜,互联网CEO并没有纠结于企业本身的能耗,而是将更多眼光放在商业模式的培养和创新上。这种远见和大量资金的投入造成了互联网业务的飞速发展,我们可以看到现在互联网已经成为大众生活重要的一部分,也给大众生活带来变革性的影响。
电信业在全业务阶段面临的竞争不断加剧,需要借助IT力量进行商业模式的探讨。
IT帮助运营商快速创新
商业模式创新的关键是抓住客户的需求,如何在不同渠道协同工作中提供统一的客户体验?如何抓住VIP客户的真正需求?俞伟表示,IBM的CRM系统可以整合和共享各个渠道的客户数据,统一客户体验,根据客户需求提供服务,同时对于VIP客户进行深度分析,挖掘VIP客户的行为需求,增加追加销售,提高客户的黏度。
在产品层面,俞伟认为运营商需要从产品的商业智能转向客户行为分析的商业智能。“现在的业务产品创新流程是将一个商业想法如何转向设计、开发、寻找目标客户群、通过渠道投放市场。商业想法是不准确的,能否最终获得盈利是不可控制的。”他说。
而转向客户行为的商业智能后,可以通过客户细分,分析客户需求,开发出产品,最终满足客户需求,这样形成的闭环商业创新模式将非常高效。
在IT决策流程和管理架构上如何兼顾管控性、计划性又不失灵活性值得思考,这不是简单的SOA平台就能解决的问题。俞伟认为,一个SOA架构不可能代表所有应用,每个行业都有其特殊性,需要针对不同的需求设置业务。但是随着这种以客户为导向,快速响应市场的需的发展方向越来越明显,由此带来的IT模块化发展也将成为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