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报告预测,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到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将增加25%至90%。到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温度可能上升4°左右。事实上,如果温度升高2°以上,就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冰川融化、干旱和暴雨和动物疾病将在地球泛滥,目前各种灾害已经开始给人类生活带来影响。6月5日,本年度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正是“你的地球需要你,联合起来应对气候变化”。
三大运营商节能减排目标及措施
2008年耗能 |
节能目标 |
主要措施和手段 |
|
由于Cmqq的引入,以及冰冻、地震造成能耗增加,致使2008年中国电信投入2亿元,仅节电2.2亿千瓦时。 | 2009年万元业务收入能耗对比2008年五度同比下降1.5%。 | 1、实施绿色采购工程。 2、将工程节能设计和现网节能改造作为主要手段。 |
|
2008年中国移动全年单位业务耗电量比2007年下降11%,节电11.7亿千瓦时。 | 2010年每单位业务的耗电量较2005年下降40%,对比2005年能耗水平,当年节电80亿千瓦时。 | 1、建立组织、统计和考评三大支撑体系,形成闭环管理流程。 2、推进技术、结构和管理从三个层面的措施,实现全方位节能增效。 3、整合供应商、企业和社会三方面资源,营造健康产业环境。 |
|
2008年,中国联通共设立节能减排项目2000多项,投入节能减排金1.2亿元,节约各项能耗成本支出2.1亿元。 | 由于中国联通和中国网通进行整合,具体节能目标有所变动,尚未公布。 | 1、探索宽带接入新技术,如无源光网络技术等低能耗的接入方式。 2、探索高能效的IDC数据中心建设模式。 3、加大老旧设备的改造力度。 |
对于通信产业来说,应对气候变化最大的贡献是减少耗能。虽然相对于电力、冶金、造纸等行业,通信业不存在高耗能、高排放的问题,但据Garrtner咨询报告显示,ICT行业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直接影响占据2-2.5%,其中通信业的影响约占1/4,远不是个小数目。在这种情况下,全球通信业对阻止气候变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国内运营商在政府的强力积极支持下,正在全行业进行一场节能革命,为建立节能型产业经济而奋斗。
促生产与保节能的博弈
目前全球都笼罩在金融危机中,各国纷纷出台经济措施,刺激发展。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国也出台了4万亿拉动内需计划。4万亿的投资必定带动以基础建设为主的产业发展,而其中对节能产品、设备、应用的投资也将成为拉动的重点。
危险与机遇并存,发展绿色产业经济,推动节能减排工程、生态恢复工程,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应该是应对当前金融危机冲击下国内经济发展的一剂良方。为此即使在当前经济运行压力加大的环境下,我国政府仍然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和发展新能源。在4万亿的投资中,将有3500亿元投向环保,占整个投资的9%。并且我国并没有改变之前的节能减排战略,大力发展新能源是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移动和固定通信网络,2008年电信运营商年耗电近300亿千瓦时,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步入200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表公告称,2009年三大电信运营商3G建设总投资达到1700亿元,预计三年内投资4000亿元来支持3G发展。任何发展都是有代价的,3G巨大的建设投资,加剧了能源供求矛盾和环境污染状况。
在3G牌照发布之前,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向三大运营商发布了《关于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基础电信企业、电信监管机构和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动员一切可使用资源,全力推进相关工作。按照“企业自律、政府监管,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安全可靠、合理负担,有利竞争、促进发展”的原则,通过全行业共同努力,实现以下目标:杜绝同地点新建铁塔、同路由新建杆路现象;实现新增铁塔、杆路的共建;其他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比例逐年提高。并且将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作,作为今后一段时期电信行业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点。
虽然目前很多省份共建共享工作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为保发展、促内需、保节能,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环境,通信业仍需努力,力促生产与节能共发展。
通信业节能仍存空间
作为中央的代表型企业,电信运营商在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2008年,三大运营商在业务保持高速增长的情况下,仍节能大约15亿千瓦时电能,同时利用自身优势带动了产业链的节能推进。但仍要看到,通信业节能仍有空间。
对比300多亿千瓦时的电能消耗,以及结合我国通信业发展实际情况,节能15亿千瓦远不算什么。通信业站在能源消耗的金字塔尖上。由于电信业需要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电源设备,把发电厂送过来的电,转化为电子设备,或者是计算机能够使用的电源。而这个过程首先就消耗了大量的电。同时,基站等电子设备在发射各种信号时,90%以上的能量,转化为热能散失了,真正能够发射出去的功耗,可能仅占不到1%。
目前,运营商节能措施多数是使用节能空调、智能通风等配套系统,虽然取得良好节能效果,但这远不能解决快速发展带来的能耗问题,真正治本之举,还是在于新技术的应用。运营商已将节能减排的重点放在新技术的应用上,长期跟踪各种新型技术,如在宽带网络上施行网络瘦身,采用全IP化和虚拟化技术等。由于对网络改造的安全的考虑,这些技术只是在小区域应用,随着技术的日益成熟,运营商也会进一步加大对共建共享的支持力度,到时,各种新技术节能效果将会很快发挥出来。
良性产业链条已经形成
目前,国内通信业已经形成以运营商为龙头、产业链共同配合的良性节能减排经济回路。运营商通过设备采购、网络瘦身、运维管理节能机制建立等各种措施,鼓励和支持通信设备服务商提供更加节能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中国移动已与53家供应商签订了“绿色行动计划”战略合作备忘录,加强双方在通信设备研发、制造、物流、维护、回收等领域的合作,引导厂商通过技术研发,降低设备功耗。而中国电信也计划在今年实施绿色采购工程。
金融危机对于通信业来说,更是机遇。在金融危机中,通信业务的节能减排特性将更容易被客户所接受,通信业可以利用ICT技术提高生产效率有效利器,进而减少能耗和环境温室气体的排放。
目前,中国移动开展了针对大众消费者和行业用户的各种信息化应用,取得良好节能效果,如为胜利油田提供野外施工数据上报与信息查询系统,油井、注水远程监控系统和无线抄表、电力配网自动化系统,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大大降低了能耗。而中国电信“商务领航”全国性品牌业务服务于中小企业信息化,也为社会减少了由于差旅等引起的能耗。
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节能减排已不再仅仅局限在企业自身对社会的责任,电信运营商已经意识到发展自身ICT业务对社会的贡献,为此,运营商将立足做好自身企业节能减排、领导产业链节能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带动社会信息化发展,促进节能减排渗透到各类产业经济和人民生活中,为建立和谐社会而努力。
三大电信运营商节能减排情况
中国电信:转型节能的两难挑战
传统电信业务的电费支出仅占业务收入的2%左右,而转型典型业务IDC的电费支出占收入30-50%,面对国资委以单位收入能耗为主要考核指标的节能减排要求,处在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的中国电信,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
中国联通:网络瘦身,开辟节能新战场
中国联通是开展节能减排较早的运营商。早在2006年,中国联通积极试点推广节能降耗技术改造项目,并在此基础上,本着“节约就是效益”的经营理念,全面开展节电、节煤、节气、节油工作,2006到2007年共节约各种能耗支出1.2亿元。
中国移动:一年节电让整个中国用1天
对于节能减排,中国移动有一个宏伟的规划:计划到2010年,力争单位业务能耗比2005年要下降40%,相对于当前水平,当年总计将节约用电80亿度,而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披露的最新统计数据,2009年1-3月我国全社会用电量7809.90亿度,根据这个数据计算,全国社会用电日平均86亿度,而中移动计划一年节约的用电量几乎可以让当前整个中国社会用上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