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市场
2009/4/23 11:07

价格战,绕得过吗?

中国信息产业网  蒋水林

近日记者与企业员工聊天发现,他们有时为获得一个新客户欣喜若狂大半天。争取客户的过程异常辛苦,用他们的话说就是“什么招都得用”——拉关系、拼价格。他们这些话引发了笔者的深思:全业务时代,价格战能绕得过吗?

大家都深有体会,在分业经营时代,固网和移动网络的运营企业基本信守诺言,你发展移动,我发展固网,市场竞争还算理性。但步入全业务经营阶段,企业间“分业竞争”的格局正在被打破,“同质竞争”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价格战,似乎难以避免。从国内电信竞争格局看,“三足”并未鼎立,不平衡的局面仍在持续。中国移动强者恒强,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虽然获得3G牌照后移动业务发展迅猛,但远没有达到可以与之抗衡的程度。今年一季度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移动新增用户1991万,中国联通新增G网用户431.8万,中国电信新增C网用户493万。在新增市场份额中,中国移动的份额虽然有所下滑,但仍然高达68.28%。落后的电信企业为了扩大市场份额,不得不调整竞争策略,虽然企业总部一再强调差异化竞争,但差异化竞争难度非常大,基层企业为完成任务,往往自觉不自觉地采取价格战的方式。

从市场未来供求状况看,供远大于求的状况将使价格战在所难免。据悉,三大运营企业今年累计投资将超过4000亿元。而大多数专家认为,每个新增用户的投资成本在1000元左右,4000多亿的投资将形成4亿多新增用户的发展能力,而最近几年每年我国电信用户的增长大概在1个亿左右。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供过于求必然会引发企业以较低的价格去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其实,价格策略本是市场中后进入者采用的最常规的竞争对策,无可厚非。但过度的恶性的价格战是把锋利的双刃剑,往往会“杀敌一千,自损八百”。首先,不计成本、不讲效益的恶性价格战必然会掏走企业的利润,最终将使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作为后盾,必将影响整个产业链的运转。其次,通过恶性价格战夺来的用户大多是低端用户,加上不计成本的支出,必然造成企业“增量不增收”。我国电信业今年一季度收入仅增1.9%,不到同期GDP增幅的三分之一,这不能不让人忧虑。

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下,电信企业应该像企鹅一样抱团取暖,度过经济和行业周期的“寒冬”。专家指出,在目前电信业发展的攻坚阶段,宁可让发展速度慢一些,也要保证有质量的发展。运营企业应该结合自身资源优势,深入细分客户群挖掘需求,面向不同的细分市场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

一直以来民航业的价格战也非常厉害,加之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目前我国民航企业已经亏损连连。最近,各航空公司“默契”地实行新的运价体系,最低折扣比原来提高了,给民航业带来了一丝暖意。他们这种抱团取暖的做法是否值得同样处在“寒冬”中的电信企业学习借鉴呢?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