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市场
2008/6/19 14:38

中电信运营C网会不会有风险

通信信息报  沈加军

中国电信1100亿人民币如愿买下中国联通CDMA网络,获得了重新进入移动通信市场的通行证,对此,中国电信集团总经理王晓初明确表示:C网买贵了。但这还不是最主要的问题,从全球移动市场发展的视野下看,CDMA虽然仍保持快速增长,但势头明显弱于WCDMA,而且在很多通信大国正遭遇“退网”危机,在此背景下,中国CDMA网络在龙头易主后,未来发展似乎就显得捉襟见肘。现实的机遇和挑战正在考验中国电信的CDMA运营策略。

WCDMA看涨是祸还是福?

从全球3G用户增长情况来看,WCDMA用户发展明显快于CDMA。今年4月底,澳大利亚电信Telstra和记澳洲电讯关闭CDMA网络后,也正式关闭其CDMA网络,将原CDMA用户迁移至WCDMA/HSDPA网络,至此,澳大利亚国内的CDMA网络全部关闭。这对全球CDMA产业是一个重大的挫折。目前,越来越多的CDMA运营商陆续倒戈转向GSM阵营。

而且,全世界最优秀的CDMA运营商都在部署LTEHSPA作为其下一代网络,包括美国Verizonn、AllTEl,日本KDDI、韩国SK电讯和韩国电信KTF、加拿大贝尔和Telus、新西兰电信等。

WCDMA正在全球获得越来越广泛的追捧,这让刚刚高价接手联通C网的中国电信显得格外尴尬,运营正在被看淡的C网会不会遭遇严峻市场风险,这是新中国电信必须解答的问题。

接手C网机遇大于风险

中国电信董事长兼CEO王晓初在收购CDMA业务发布会上表示,CDMA网络的演进路线首先考虑在中心城市升级EV-DO Rev.A,并等待LTE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美国Verizon作为全球最大的CDMA运营商6570万用户,虽然选择了LTE作为下一代技术,但是仍然在去年花费60亿美元,将CDMA网络升级为EV-DO Rev.A。其实,在高通看来,无论是WCDMA还是CDMA2000最终都要走向同一个归宿,那就是LTE。

殊途同归,中电信C网最终也向LTE演进,而从当前来看,接手C网后,网络演进中升级速度最快的就是中国电信,C网前向和后向都兼容,升级非常容易,在网络侧,只要在基站设备上插一块EV-DO板就立刻上3G,所以中国电信C网升级成本是最低的,可以保护网络投资者的前期投资。C网的后向兼容性,使消费者可以在升级网络中使用旧手机,保护了消费者的利益。

中国电信发布的CDMA网络PPT报告显示,将CDMA+WiFi整合进入“我的e家”品牌,面向家庭用户。中国电信抱负不凡,去年即在7个省开始建设WiFi网络,重组前夕已经在加紧部署无线网络,并在全国21省开始无线网络招标

所以说,中国电信接手C网机遇远大于挑战,虽然在重组过程中,9月30日之前的C网收入仍然归中国联通,9月30日之后才开始计入中国电信。这使中电信面临C网用户大量流失的经营风险,但从长期来看,中电信捆绑无线宽带的优势将是更大范围的潜在用户。

中电信再造CDMA产业链重点在终端

王晓初表示,C网现在的只要主要问题是终端供应匮乏,手机价格偏高,他相信中国电信加入后可以迅速改变现状,中国电信现有的2亿用户都将是CDMA的潜在用户。

中国联通运营C网时,由于严重的左右手互搏客观压抑了CDMA产业链的发展热情,而中电信接手,CDMA产业链格局面临再造,而且中电信捆绑优势也使CDMA在中国的发展空间得以迅速打开。这是中国CDMA产业腾飞的一个新起点。

由于中电信确定了CDMA与无线宽带发展的捆绑策略,为终端创新打开了思路,多模手机的商机迅速浮现,而未来CDMA手机将广泛捆绑WiFi模块,手机上网的重大革新将率先由中电信启动,而美国苹果最新的3G版iphone没有支持CDMA制式可能是一个大大的失策。

不仅如此,CDMA产业链各个环节都面临全新发展机遇,全球领先电信市场调研咨询公司Yankee Group的CDMA专题报告显示,中兴通讯CDMA产品2007年综合竞争力排名第二位。中兴通讯CDMA产品综合竞争力与日俱增,源自其大量分布于中国、印度以及亚太新兴市场的CDMA装机容量,以及对CDMA技术的长期投资和坚持不懈。中电信掌舵C网为中兴通讯创造了逼近市场第一的最佳契机。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