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
2013/5/13 09:20
移动互联网走过青春期
0
0

上周在北京召开的2013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其中的一大亮点就是多家传统行业的明星企业纷纷高调参会,宝马、福特、大众、杜蕾斯、SAP、利洁时、凡客、宝洁、英超俱乐部切尔西等,从不同角度阐述各传统企业对于移动互联网的需求和互动。各大传统行业高层纷纷以积极的态度寻求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对接,大规模走入移动互联网。

宝马、大众进行的“车轮对接移动互联网”圆桌探讨,引发众多移动应用程序开发者爆棚,以至于主办方限制进场人数。

李连杰来了,推广什么?谈移动互联网慈善,有人给腾讯马化腾提建议在微信里做个插件,只要用户下载,每次点击就有1元或两元的善款,这可谓移动互联网对接慈善。

杜蕾斯高层也来了,他被安排和金山一起聊安全,这是安全和营销的对接。

这些对接不是偶然。

移动互联网的火暴曾经吸引了无数创业者涌入,大部分创业者坚信移动互联网创业的经典模式:只要有了用户就不愁盈利。但是几年下来,大多数创业者在移动互联网创业中碰得头破血流,他们有了用户也赚不到钱,大家思考过为什么吗?

由于移动互联网应用属于新生事物,初期往往是15~25岁的年轻人更容易接受,但这些移动互联网应用初期的狂热粉丝往往并不是社会生活的理性中坚力量,他们付费应用的意愿不强,关注更多的是娱乐与休闲,而与社会经济生活接触更深、消费能力更强的中青年往往是第二拨乃至第N拨粉丝,这些中坚力量所支撑起来的各行各业才是国民经济真正的骨架,移动互联网只有透过这些中坚力量,融入社会各行各业的运行中,才是其真正生命力爆发的开始。

比如近日的一则新闻引起了不少关注——英国17岁少年尼克·达洛伊西奥把自己开发的手机新闻阅读软件“Summly”以3000万美元卖给雅虎公司。雅虎表示,这款应用的核心为新闻精简技术,可将较长的新闻简化为标题鲜明、内容简单的新闻摘要,大大缩短智能手机用户阅读新闻所需的时间。目前,这一应用在苹果应用商店里的下载量已近百万次。

同样的变化也发生在我们身边,早些时候,大家提起热门移动互联网应用,大都停留在微博、微信、游戏、信息浏览等休闲层面,不知不觉中,“嘀嘀打车”、“墨迹天气”、“二维码扫描询价”这些与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应用开始在周边的朋友圈中悄然兴起。

经常为上下班打车犯愁的同事老王最近很少抱怨了,相反,还经常跟记者炫耀说:“瞧,就因为手机上装了个‘嘀嘀打车’,出租车随叫随到。”其实,这只是万千移动应用“润物细无声”的一个缩影,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日益火暴,以往更多关注娱乐休闲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已经悄然与社会的方方面面挂起钩来,开始慢慢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可喜的是,这种改变从一开始就是由钱驱动的良性循环,上例中,老王多出点打车钱和数据流量ARPU,出租车、应用开发者、运营商分享红利,印证了17岁的尼克·达洛伊西奥所说:“钱就在那里,但只有聪明人才能拿走。”

互联网已经创造了经济神话。我们在想,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最终是这个国家所掌握的创新技术在市场竞争中的表现。市场才是衡量创新价值的主要标准,而企业应是国家创新能力的主要体现者。推而广之,如果针对近8亿移动互联网用户这样一个消费群体多开发一些与之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移动应用,使之广泛应用到企业、商业和农村之中,是否会创造更惊天动地的奇迹?

就像一个成长中的少年,刚刚走过“少年不知愁滋味”的青春期,开始与社会对接,开始承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移动互联网由娱乐休闲切入国计民生的主旋律将为自身发展掀开新的篇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