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
2010/9/30 10:05
互联网安全再度上演混战
0
0

如此监视,你是否需要?

互联网江湖再掀风波。本周一,在互联网安全圈的焦点都放在超级病毒“Stuxnet蠕虫”上的时候,突然又有一条爆炸性的消息出现在我们面前:以保护用户隐私为名,安全软件商360(以下简称360)推出隐私保护器,但针对的目标是腾讯QQ,直指QQ软件会扫描用户隐私文件和数据,引发业界一片哗然。

有业内人士透露,这是“杀毒江湖”司空见惯的搏杀,360之所以开发这款隐私保护器并不是为了保护用户隐私,实际上是因为腾讯欲进入电脑安全领域要“抢360的蛋糕”,所以360才有此行为。二者之间的交战,其实是桌面软件的占有率之争,是利益之争。

1

隐私保护器

引发的“被偷窥”讨论

9月27日,360宣布推出一款“隐私保护器”。该“保护器”只针对QQ进行隐私扫描。但是有网友通过试用后不久就发现,即使用户电脑里并没安装QQ,只要将windows自带的记事本、画图甚至播放器改成QQ.exe,都会被提示正在“窥隐私”,更有网友将360浏览器改成QQ.exe后,也出现了“被偷窥”的提示,此有趣现象在新浪、腾讯等微博里成为继该产品发布之后另一个热门。

不少网友在论坛、微博上表示,360未经自己许可,悄悄查看与自身功能无关的用户电脑隐私文件,比如电脑中“桌面”、“我的文档”、浏览的网页、视频,甚至网银文件!让他们更为担忧的是,360是否在后台偷偷上传他们的隐私数据。

2

腾讯声明

绝无窥探用户隐私

据了解,用户下载到的360隐私保护器明确只针对QQ进行隐私扫描。令人不解的是,虽然它宣称QQ触及了用户的隐私文件,但却没有给出任何“保护”措施。把任何一款可执行文件改名为QQ.exe再运行,360都会对之进行“监控”,并给出该程序所触碰的文件名单。结果有用户发现,微软记事本、Office都落下了嗅探用户隐私的莫须有罪名。

对于360的这种行为,腾讯做了低调声明,表示是为保护用户网络账户和虚拟财产安全而进行的安全扫描,绝无窥探用户隐私。“近年来互联网安全环境日益恶化,并出现众多针对QQ的盗号木马,直接威胁到广大用户的网络账户与虚拟财产安全。为更好地保护用户账号安全,腾讯QQ不断强化安全特性,对QQ用户上网环境加强安全检测,以预防木马盗号。”

面对9月27日有消息指《360新推软件指QQ侵犯隐私》中提及的所谓“隐私扫描”内容,腾讯昨日强调,这是对QQ安全功能的误解——腾讯QQ软件绝对没有窥探用户隐私的行为,也绝不涉及任何用户隐私的泄露。

腾讯在官方声明中透露,目前QQ安全检测模块日均清除盗号木马170万个,拦截恶意攻击日均超过1500万次,有效保护了QQ用户的信息安全。该报道对用户具有误导性,因此,腾讯公司“特此声明,以正视听”。

互联网安全专家、安天实验室技术负责人肖新光认为,“很多客户端都会有搜索、查看客户硬盘文件的行为,比如杀毒软件要检测病毒、媒体播放器要生成媒体库,都必然要读文件。”360这种擅自给QQ定性的行为显然缺乏根据。

3

“免费杀毒”

江湖的腥风血雨

对于此次360和QQ的正面驳火,互联网业内人士透露,今年以来,腾讯在网络安全领域不断加紧布局,广招安全工程师和产品经理,与诺顿杀毒软件合作推半年免费杀毒。并在9月21日发布“仍在使用的旧版本QQ软件管理和QQ医生将自动升级为QQ电脑管家”。而QQ电脑管家的产品界面、主要功能与360公司旗下的“360安全卫士”有类似之处。于是,360担心QQ会抢占自己的地盘,此次推出隐私保护器公开宣战。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360第一次使用这样的手段。5月25日,可牛杀毒软件发布还不到5分钟,就有网友反馈,下载后打开可牛杀毒安装文件即遭到360安全卫士的拦截。提示框显示 “正在安装的软件会破坏360为您提供的安全防护”,同时只有一个“停止该软件安装”的默认选项和“确定”按钮。

如果说360安全卫士拦截可牛还给出选择的话,对傲游浏览器的拦截,则是直接将其认定为“危险木马”,用户只能选择“立即清除”或“暂不处理”。傲游CEO陈明杰无奈地表示,傲游从前是360软件管家里的推荐软件,但在奇虎推出自己的浏览器产品后,傲游浏览器就变成了360安全卫士的拦截目标。

此外,一款名为“恶意软件清理助手2010”的软件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该软件制作负责人表示,“我们从2004年就开始开发清理助手,目前每天的在线用户量约为10万人。最近突然被360安全卫士报告‘正在攻击360安全卫士’,还给出了‘恶意软件清理助手会导致安全保护失效,并对电脑和个人资料造成危险’的提示。”

4

应尊重用户的选择权利

“互联网是产品下载通道、用户付费通道、销售通路、推广渠道,我们是通过互联网来做安全,解决互联网上的问题。”金山安全CEO王欣就曾有这样一番言论,“某些公司是通过安全来做互联网,以安全的名义做浏览器、下载站等。商业模式还是不一样。但商业竞争必须遵守行业规则,首先尊重用户选择权利。”

可牛是一家刚刚进入的免费杀毒软件公司,该公司CEO正是从前出走于奇虎的傅盛。他在谈到互联网对传统杀毒软件行业冲击时表示,“免费模式无可厚非,但免费的另一含义是自由,不能因为提供免费服务就控制用户。”

以安全为名打压竞争对手时候成了互联网江湖一种惯用手法。360以安全之名向金山、瑞星、可牛遨游浏览器等同行企业先后开战。

不久前可牛免费杀毒上线刚刚几分钟时间,就遭到360安全卫士的“云拦截”,阻止用户安装使用。据悉,360拦截可牛杀毒方法在于:360客户端只判断文件是否为可牛杀毒,是否拦截的命令由服务端随时发送。可牛杀毒负责人傅盛指出:“这样360能做到想拦就能随时拦,竞争对手怎么躲避也躲避不了;随时想不拦就不拦,一声令下之后,全中国谁也看不到拦截框。”著名IT评论人Keso感慨,“中国人的大多数聪明才智,都用在打击对手上了”。

搜狐CTO王小川就此表示:“保护隐私受大家欢迎,但关键是要有公平的态度,对360是否出于其他目的有担忧。”王小川称,保护用户隐私需要公信力,未来呼吁政府做这件事,而不是公司之间“打打杀杀”。

评论人士“零零发”分析,360惯用“安全恐吓”来占领用户桌面,并藉此在互联网上获得难以企及的产品影响力和话语权。这和早期新浪用媒体的声音,后来百度用流量的管道来获得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不同,360将直接卡住每一个竞争对手或者合作伙伴的产品命脉。这个世上当然不会有完美的产品,每一个软件产品或者互联网产品都难以100%的避免出现bug。可以想见,如果届时360对某次bug突然弹出窗口说你的产品“可能”有危险,这对于一款产品来说是一件多么大的灾难性的事件。

著名博客作者郭卫东透露,“360的问题已经由网络资深技术人员发现每隔五分钟把用户电脑上使用的隐私上传到独立的IP地址上,这种做法肯定是违法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