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
2010/9/28 10:07
互联网的存亡 源于互相尊重
0
0

互联网的存亡,源于文明与和谐;文明与和谐,源于互相尊重。

互联网的价值、也是它能够成为最为重要的信息传播方式、甚至引导人类开启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的重要原因,是它的“交互性”,简而言之,一个“互”字使然。

在科技发展的今天,信息随之膨胀,互联网以其时效性、快速流传等特点,构筑了相对于其他新闻媒介方式的诸多优势。但是,互联网有如此魅力吸引阅读者,如此深入人心的原因,我个人的理解:还在于其“互动性”。越来越突出个性的今天,人们已不满足于被动接受信息,谛听训导,而更倾向于主动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甚至可以互相交换意见,找到与自己观点相近、志趣相投的新朋友,给自己的精神生活增添一抹亮色。如果说,前边介绍过的网络的优势可以称作“迅捷”,那么这一层同样重要的原因,可以用“互通”字来概括了吧。

既然叫“互通”,那么就免不了双方的观点不一致甚至相反。这也是“互”字的题中之义:意见相通,求同存异。“互”动,就是关于一个问题大家或是以不同视角、或是以不同立场,进行不同观点的交流。如果大家的意见是铁板一块完全一致,那么就没必要“互”通有无,这也是传统媒体通常采用的方式——你看电视时,屏幕里那位可不管你怎么看,他只说他的理;你看书报时,对于作者的观点有不同意见也无法表达,最多也只能在纸上勾几笔批几行而已。这就是互联网与那些媒体的不同之处,你可以发表你的独特观点,并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其他人看到。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你的观点有可能别人不大赞同,或者你不大赞同别人的某些观点。这时,你会怎么做,人们在互联网上应该怎么做,不仅是考验个人素质的问题,更是考验互联网本身生命力的问题了。

互联网就是一个社会,如果洋溢的是文明、和谐,那么这个社会就有希望持久地繁荣、兴旺下去;如果这个社会充斥的是侮辱、欺骗等等,那么这个社会肯定不会长久,只会慢慢被时代所淘汰,直到被历史所抛弃。

但是,由于互联网的“互通”是其主要特征,且人与人的关系以另一种更加微妙的关系联结起来,那么就很容易使得这个社会进入一种互不接纳、互相排挤甚至互相敌对的状态,这是很危险的,因为一个缺乏包容、湮没文明的人间环境,是无法维持的。

所以,使得互联网在文明、和谐的氛围下有效发挥其“信息流通”、“交流平台”的职能,才是面对目前堪称混乱的互联网环境时所应采取的积极态度。如何做才能使得互联网变得更加文明、更加和谐呢?除了国家相关部门开展倡导文明上网、构建网络和谐社会活动,对网络上的不遵道德、不守诚信乃至违法犯罪行为实施管制与制裁以外,我们网民自身也应加强文明公德意识,为这一利国利民的大事做出自己的贡献。

其实这是非常简单的事。既然“互”是互联网这种传播媒介的独特表现形式,那么在与他人进行“互动”交流的时候,只需要时刻记住“互相尊重”即可。

我的观点有可能别人不大赞同,或者我不大赞同别人的某些观点,这时,我们完全可以“退一步”海阔天空,各人保留意见;或者,还可以进行就事论事的深入探讨,有理不在声高,理直也不在气壮,完全没有必要通过对别人的冷嘲热讽来表现你有理。人与人之间本来应该互相尊重,即便这个问题他的看法有点误差,即便这个问题你比他知道得多些,这又能说明什么吗?请问在别人擅长的领域你不是也有可能犯同样幼稚的错误?那个时候你不也需要包容与宽松?在我看来,人们只有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正常的交流、互通,互联网环境才能得到净化,人们才能更多地体会到互联网的优势与便捷,才会更加信赖选择互联网媒介与交流方式,其“交互性”作用才能更充分合理地发挥出来,其生命力才能更加旺盛,才能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反之,如果人们连基本的“互相尊重”都无法做到,那么互联网环境就会污浊不堪,久而久之人们就会选择离开互联网而重新采用传统交流媒介,互联网的“互通”性得不到发挥,最终只能沦落到被淘汰的悲惨境地。

所以,决定互联网的存亡的,是广大网民的文明与网民之间的和谐;而这一切,都源于互相尊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