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本”企业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甚至可以爬上木本植物的顶端吸取阳光。谁最先成为“藤本”企业,谁就能站在行业的尖端。
西子联合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水福曾说过,很多企业都是草本基因,经济形势好时就像春暖花开生长茂盛,到了冬天就没有了,这样的草本企业是很难发展的,需要转变为木本基因,这一理论给了我很多思考。
行情危险!散户应该尽快离场? 哪些股票值得满仓买入? 某些股很可能还要涨50%! 机构资金目前已发生大变化 这些年,民营企业清醒地认识到了自己草本植物的弱点,也有很大一批企业已经从“草本”进化成“木本”植物,例如娃哈哈、西子联合、美特斯·邦威等龙头企业。其实,从“草本”向“木本”转变的过程中,值得民营企业关注的是还有一种植物就是藤本植物。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成为“木本”企业,有的还可以过渡成为“藤本”企业。“藤本”企业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甚至可以爬上木本植物的顶端吸取阳光。
藤本植物具有很强的寄生能力,在缺乏阳光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就地取材,附着在其他植物上,织网式地蔓延,每个点都是他的根。民营企业更多地可以成为这样的“藤本”企业,它们具有很强的适应性,组织严密,织网式前进。
与“木本”企业相比,“藤本”企业更强调以商业模式取胜,利用网络技术,强化终端销售模式,可复制能力强。
商业模式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营销模式的创新,与互联网紧密结合。
很多“草本”企业要么是零配件供应商,要么就是贴牌企业。现在,这些企业的设计能力和制造能力都已经得到了很大提高,从OEM向ODM转变的过程中,关键是营销,外贸要与内贸相结合,利用互联网走创新的内贸模式。利用藤本植物的优势,就地扎根,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抢占自己的市场,低成本销售。
目前的企业也出现一些“藤本”的影子,阿里巴巴、苏宁、国美就有“藤本”企业的味道。目前,通过互联网销售的企业比例还是很少。我们要懂得运用网络增加销售量,利用主体销售渠道塑造品牌,甚至可以附着在龙头企业,扩大自己的地盘。一旦形成完整的成熟的销售网络,这样的企业生命力就很顽强。对于“木本”企业来讲,虽然已经发展很成熟,也要吸收藤本植物的基因。一味朝“木本”企业发展,也可能会被“藤本”企业包围、甚至颠覆。
“藤本”企业讲的不仅是单个企业,同样也适用于块状经济。在浙江,比如宁波、绍兴等地区都存在块状经济,与世界上一些成熟的产业集群相比,他们处在产业链的低端,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低。从表面看产业链是完整的,但实际上是断裂的,块状经济内部产品同质性程度高,企业间竞争大于协作、黏合度不高。地方政府在完善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有“藤本”意识——在众多零配件加工企业中,培养一个实力强大的总装企业,其他各个产业链上的企业就是这个藤本的爬行的小根,这样才能提高企业之间的协调性。在今后经济发展过程中,谁最先成为“藤本”企业,谁就能站在行业的尖端。
(作者为华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本刊记者司徒微微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