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
2010/8/10 09:37
移动电子政务改变政府工作模式
0
0

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管理和服务不断创新正成为信息时代关注的焦点。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的飞速发展让人们尽享信息时代的便捷。而随着无线网络和移动技术的发展,“无线城市”、“移动商务”和“移动政务”正逐渐深入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在公共管理领域,北京、苏州、深圳等地在2G时代对移动政务的发展应用,已证明了移动政务的广阔前景。特别是在政府信息发布方面,手机媒体在移动政务中的应用更是表现出其他信息发布模式所不具备的优点。随着3G时代的到来和3G新技术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手机媒体在政府信息发布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为建设新型政府、创新服务模式提供了机遇。  

一、移动技术在公共事务管理中的应用

(一)移动政务的内涵

移动政务(Mobile Government),是传统电子政务和移动通信平台相结合的产物,是移动技术在政府公共管理工作中的应用[1]。移动政务主要提供3类服务:第一类是基于消息的服务,其典型代表是短信;第二类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服务,将GPRSCDMA和3G数据传输技术等应用于电子政务领域;第三类是基于位置的服务,利用移动通信网络获得特定物体的地理位置,从而为其提供相应的服务[2]。

随着时代和技术的进步,属于第二类移动技术的载体蜂窝电话——手机,已经逐渐成为融合了另外3类移动技术,拥有广播、PDA、GPS蓝牙等四位一体功能的“全能手机”。在移动政务所应用的众多终端中,全能手机正日渐取代其他设备,成为移动政务中重要的应用终端,并在消息服务、移动互联网服务和位置服务中都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

2008年5月1日正式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其中第十五条有“行政机关应当将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政府信息发布,不只是包括政府对外的信息发布,也包括政府内部的信息传播和发布。在政府对外的多种信息发布方式中,政府网站凭借其便捷性和信息的全面性成为广大公众获取政府信息的首选[3]。政府对内的信息发布方式主要是政府内网综合门户和各类公文等。以政府网站为主的传统的电子政务在信息传播的针对性、响应速度、覆盖率和可及性方面存在局限性,而移动政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传统电子政务的一些局限。不论是政府对内还是对外的信息发布,都不难看出政府网站凭借其及时性、权威性、互动性以及信息的全面性日益取代传统政务运作模式。

(二)移动政务的具体内容

依据电子政务内容划分的思路,移动政务也可划分为4个部分:mG2G、mG2B、mG2C、mG2E。下面将按照这4类划分结合移动政务的3类服务,探讨移动政务在针对性、可及性、覆盖率和响应速度方面较传统电子政务的优势。

⒈消息服务

在移动政务的消息服务中,短信息(包括彩信)是主要的应用方式。在G2G事务中,政府部门内的通知可以通过手机短信下发(广州等城市政府开会用短信通知),比面对面和电话通知更省时省力,而且因为非工作时间紧急会议的存在和开会通知往往并非涉及到全体人员,所以传统电子政务的政府内网并不完全适用于此类响应速度较高、针对性较强的事务。在G2B事务中,企业证照办理通知和税务缴纳通知也可通过短信而有针对性地下发,甚至可以在政府采购招标计划中对一些企业发送通知。这样不仅解决不方便上网企业信息不通畅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政府采购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在G2C事务中,手机短信发挥了其不可忽视的作用。其中短信预警(台风预警、地质灾害预警等已在多个城市广泛应用)、短信公告(比如广东气象局短信辟谣“湛江暴雨将引发大地震”)、短信预约挂号就医(东莞已经试点短信挂号业务)的应用极大地体现了移动政务的及时性和覆盖广的优势。同时,以彩信方式发放的手机报发展速度快,潜力大。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手机媒体研究报告显示,手机报用户普及率已经达到了3 9 . 6%。其中“十七大”手机报6期发行1 . 5亿份,收到8万多条读者的留言回复,是手机媒体影响力的一个最好证明。在G2E事务中,公务员的个人日常办公常常需要处理大批文件,而在这方面由于手机短信容量的局限性,移动政务在G2E业务中的发展受到局限。

⒉互联网服务

在移动政务的互联网服务中,GPRS,CDMA和WAP是主要应用技术。在G2B和G2C事务中,政府将GPRS远程监控应用于城市管理(北京、上海等地的“城管通”)和环境保护部门(佛山的“环保通”)。GPRS在远程数据采集中的应用,不需要为监测设备专门改造已有的运行环境,省去建设无线专网的成本[4]。其按流量计费的方式也更为经济,更适合频繁突发的小流量数据传输。同时,GPRS网络具有覆盖范围广、数据传输快、实时性好、通信质量高、持续在线和费用低等优点,特别是在工作环境恶劣、地理位置偏僻、无人值守场所等领域,GPRS互联网技术更是体现出传统电子政务所不能有的可及性和低成本性。在G2E事务中,政府WAP版门户网的开通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数字鸿沟。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23次互联网调查显示,中国手机用户已超过6 . 4亿,是中国网民人数规模的2 . 9 8亿人的两倍还多。政府WAP版门户网站的开通让数亿没有条件用电脑上网的人可以通过手机来享有同等的公民信息知情权[5]。WAP版“中国苏州”开通后,平均每天下发“公众监督”栏目处理的“WAPPUSH”回复信息达到260多条,而且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长。这些都证明了移动政务的巨大优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