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
2010/4/21 10:48
互联网进入热词时代 传统媒体面临冲击
0
0

如果您最近上网的话,肯定会发现“骷髅死”、“硫磺筷子”、“蜗租”、“低碳生活”等热词充斥网络,而且平面和电视媒体也推波助澜的跟进报道这些热词事件。再回顾近年来“俯卧撑”、“打酱油”、“犀利哥”、“洗脸死”、“伪幸福”……各种热词的频繁出现,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互联网已经进入了热词时代。

网络信息过载 引发词时代到来

在全球最大中文百科网站互动百科日前举办的文化沙龙上,来自媒体互联网等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就当前的热词频出的词时代现象,及其对传统及新媒体所产生的影响等话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探讨。

《南都周刊》主编陈朝华认为网络热词大量流行引发的词时代到来,是当前社会信息过载、信息爆炸的结果。

由于科技水平的日益发达,尤其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当前社会的信息量已经达到了空前的水平。据统计,一个人所掌握的知识半衰期在18世纪为80~90年,19~20世纪为30年,本世纪60年代为15年,进入80年代,缩短为5年左右,现在已经缩短到不到3年。

全球印刷信息的生产量也是每5年翻一番,《纽约时报》一周的信息量即相当于17世纪学者一生所能接触到的信息量的总和。近30年来,人类生产的信息已超过过去5000年信息生产的总和。

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如何进行有效的传播?热词给出了答案。陈朝华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热词就是互联网在信息爆炸和信息泛滥时代自我清理的过程,最后通过网友的群体智慧,呈现出最精炼、最能代表社会形态的词语。

《中国民航报》TOP时空主编植万禄则认为,热词现象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网络表情,它是网络自由创造力的体现,也是网络文化在互联网上的一种体现。

词时代到来 媒体变革路在何方?

《中国企业家》高级编辑康庄认为,热词是由来自广大网民的力量自发编写提炼完成的,充分体现了网络2.0时代网民自主互动的特性,每个网民都可以提供信息,也就是说都是一个媒体单元,汇集在一起就是一个谁也无法比拟的强大媒体。这就对更多依赖记者、编辑个体为主采写的传统媒体提出了重大的挑战。如何让传统媒体年轻化,增加互动性,实现纸制媒体的2.0是需要思考的。

植万禄分析,由于热词集简约、精准、传神、犀利、不易混淆等特点于一身,所以它很容易一下子抓住公众。热词的出现,不仅满足了公众快速获取核心信息的需求,而且还满足了媒体精准传播的诉求。传统媒体应该更多的与网络媒体进行合作,取长补短,优势互补。

“互联网使人更加封闭,更加孤单,以自我为中心。信息识别能力更差,有更多的东西会被忽略。媒体的作用就是让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被人们看到”,陈朝华认为《南都周刊》开辟的引用来自互动百科的锐词来报道解读社会热点事件的锐词版起到了这个作用。

对此,康庄认为热词一旦被传统媒体选用,传统媒体就会对其进行精英化改造,使之变得更精致,更合乎规范,进而将热词言外之意的微妙之处表达的更到位,而传统媒体也借助热词,改变过去非常严谨的语言风格,来感染、吸引新生代读者,满足在互联网全媒体时代成长起来的读者的需求,从而双方在互动中沉淀下去。

鉴于此,与会的专家一直认为“词时代”的到来必然会带来新的传播载体、传播途径以及传播终端,来满足公众了解社会,获取有价值信息的需求。陈朝华认为,不管承认不承认词时代是一个客观存在,对词的高度敏感和关注,是媒体人应该做的。康庄则认为词媒体时代就是新形式的搜索,关键词搜索的时代。植万禄表示,词媒体将来的形态没法预见,但这种可能性不是说它与传统媒体谁取代谁,而是彼此之间的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