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
2013/3/15 15:05
智能手机市场:你争我斗 最终会花落谁家?[图]
0
0

智能手机的天下,一直以来都如同武林斗争,变化莫测,高手层出不穷,争夺频频,上演着各种让人匪夷所思的剧情。

武林霸主,三星PK苹果,谁与争锋

在近日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飞出一条爆炸却让人意料之中的消息:三星GALAXY S3就是“最佳智能手机”的得主,凭借其销量在全球突破了4000万台,获此殊荣,也不容置疑。

然而,在智能手机的高端市场中,苹果一直是备受追捧的,但是,三星经过技术的不断革新,扶摇直上,与苹果并驾齐驱,成为智能手机市场的两大巨头,一直以来,都在上演谁是“武林霸主”。今年的MWC评委会上,三星GalaxyS3手机被称赞具备视频画中画、智能休眠屏幕、支持近场通信(NFC)技术等“前沿特点”,成功适应全球多样化市场,显然,智能手机的高端市场三星已超越了苹果。

智能手机市场:你争我斗 最终会花落谁家?

智能手机市场:你争我斗 最终会花落谁家?

各路英雄豪杰 各有所长 一决高下

智能手机高端市场的“厮杀”如此,那么低端手机市场怎么样呢?

据外国机构的分析数据而知,伴随手机上网的普及,发展中国家将成为下一波数十亿的手机网民的覆盖区域,即成为了智能手机的新兴市场。新兴市场尚存巨大商机,目前已经成为各大厂商的必争之地。目前,中国、印度、巴西等国的智能手机普及率尚比较低。以中印为例,中国方面,尽管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智能手机市场,但中国的智能手机普及率尚不足25%;而印度市场目前功能机比例尚高达80%。恰恰因此,目前中国和印度逐渐成为各大厂商发展的战略要地。就连智能手机市场光环最耀眼的苹果近来都频频向这两大市场抛出橄榄枝:库克两次访华,并在最新财报中首次单独列出大中华区业绩;开始和印度的分销商合作,提供iPhone分期付款计划,加大产品推广与营销力度。三星与诺基亚近来也纷纷推出新款功能机,欲敲开这两大市场的大门,挖掘换机商机。

然而,这些新兴市场上消费者消费水平低,因此对智能机制造商来说,提供低价智能机就成了最大的挑战。因而对于主营高端智能机的GalaxyS3和IPhone的三星和苹果来说,在以上新兴市场上无疑将处于劣势。但是,对中兴华为联想等中国手机厂商来说是一个巨大机会。如华为和中兴开发的智能手机也提供了苹果和三星产品的一些功能,例如触摸屏、高速处理器和高质量摄像头,但价格仅约为100美元。而联想仅依靠中国市场智能手机2012年出货量就达到2000万台,并进入全球前10大智能手机厂商。

那么,国产智能手机的优势是长久之计吗?

近日,依据联想集团公布的2012-2013财年第三季度财报,首次宣布联想智能手机实现了微利,而之前都是亏损。而这种微利是在销量同比增长了200%的基础上实现的。可见,价格优势并没有带来实际的利益,由此得知,低价之路的竞争策略不是长久之计。国产品牌面对这一问题,需要深思:如何在技术上进行创新,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同时,要学习和借鉴其他品牌的特长来不断丰富自己。

行业巨头三星和苹果,行业精英HTC、诺基亚等等各路英雄豪杰,各有所长,在智能手机这一江湖中进行切磋,最后一决高下。在这样的氛围下,相信我们也会融入其中,不甘落后。

本土英雄与外部人士的较量 谁略胜一筹?

依据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尽管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智能手机市场,但中国的智能手机普及率尚不足25%,可知,中国市场的潜力还是很大的。我们已经知道,苹果与三星等巨头已经瞄准了中国,并已经挖掘这一市场。所以,当今“中国手机武林”又是本土英雄与外部人士较量的平台,谁会又略胜一筹呢?

从2012年开始,随着千元智能手机市场爆发,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而以中兴、华为、HTC、联想为代表的手机厂商掀起的“双核、四核手机价格战”更加剧了2012年国内市场竞争。另外最新消息:年度最佳平板计算机由华硕Nexus7出线,击败iPadmini、三星Note10.1。所以,我们也是自信的一面。所以,我们要乘胜追击,继续发挥自身价格优势,不可满足于此,要突破技术的不断创新,力争在技术上与外来人士一笔高下,赢得巩固的地位。

智能手机的市场,一直都是关注的热点。三星与苹果的争冠之战;智能手机低端与中高端的比较;国产与国际之间的较量,最后,花落谁家?等待你们来揭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