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
2011/10/28 16:02
3G用户过亿 终端厂商机会多多
0
0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就这样在亲朋好友之间“传染”开来。尤其是对电子消费产品敏感的年轻用户,更愿意走在时尚产品消费的前沿。

3G在国内正式商用两年多来,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越来越多。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为3.18亿,在总体网民中的比例高达65.5%。也就是说,国内每3个网民中,就有两个使用手机上网。在这个数字的背后,3G网络的完善、终端的普及和应用的丰富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正是3G在国内的有力推进,才让移动互联网市场发展如此迅猛。据工信部最近公布的数据,截至今年9月底,我国3G用户突破1亿户,在移动电话用户中所占比例达10.76%。根据3G的海外发展经验,当3G渗透率超过10%之后,3G用户增长将加快,这也预示着在接下来的两三年里,国内3G发展有可能出现“爆发式”的情况。

对于运营商而言,“爆发式”增长会带来短期的流量管理压力,但对于3G终端厂商而言,这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消息。因为不论厂商生产高端还是低端3G产品,中国巨大的3G市场都具备消化能力。10月25日,百度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在清华大学表示,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方式,给社会经济的活动各个方面带来深刻的、不可逆转的变化。他所说的互联网,当然也包括移动互联网在内。拥有一部3G终端,就能享受触屏体验、快速浏览网页、尝试各种好玩的应用,当那些在电脑上实现的应用。也可以在3G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轻松实现时,那些还没有使用过3G终端的用户,你们能hold住吗?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已经确立,对用户而言,3G终端是必不可少的基础通信工具。3G终端厂商当前应重点考虑两点:如何生产受欢迎的机型,以及如何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从国内用户的手机消费习惯来看,“牌子”相当重要。2G时代,每年都会有一部诺基亚摩托罗拉索爱的手机成为随处可见的“街机”。到了3G时代,iPhone扛起大旗,引领发展潮流。国内用户对iPhone的热衷程度令人惊讶,据了解,位于北京西单大悦城的苹果零售店自去年9月底开业以来,其人流量和销售额均位居苹果全球零售店第一;iPhone 4在国内上市首日,该店销售额接近4亿元。

苹果公司近日的总市值已超过3700亿美元,约为谷歌总市值的两倍、微软总市值的1.6倍。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研究苹果公司的成功经验。iPhone是全球首部3.5英寸大屏幕的触屏手机,目前,3.5英寸触摸屏几乎成为智能手机的标准配置,4英寸屏、4.5英寸屏、5英寸屏也都开始出现;苹果用“i”字母为旗下产品命名,这样的单一品牌模式曾因风险太大而遭受非议,但当苹果的iPhone、iPad大获成功之后,这样的命名方式也开始流行起来。如今,三星的Galaxy系列、联想的“乐”系列等品牌都覆盖了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产品,并获得了市场好评。当然,没有足够雄厚的技术实力和产品基础,仅靠命名方式是难以在终端市场立足的。

在3G终端产品线上,iPad取得的成功甚至比iPhone还要大,超过七成的市场份额,让不少厂商感到平板电脑的进入门槛实在太高。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苹果的高端策略至今未变,其终端产品利润丰厚,但不是所有的终端产品都瞄准高端市场,这也给其他厂商留下了发展空间。三星推出的Galaxy系列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市之后,iPhone和iPad开始感到市场压力;华为推行“云-管-端”战略以来,在3G终端市场势头凶猛,其多款手机和平板电脑产品在市场上取得成功,目前华为已跻身国内手机市场三强之列;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也在终端市场布局,继推出云手机之后,又在近日推出了搭载云OS系统的平板电脑产品。越来越多的厂商进入3G终端市场,也将为3G未来在国内的迅速发展提供保障。

在美国,根据一些分析机构最新的研究报告显示,美国智能手机销量在今年第三季度首次出现下降的趋势,这对美国运营商和大多数终端制造商都是坏消息。但中国在短期内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毕竟两国的市场发展程度完全不同。美国的3G市场自2003年启动以来,已经发展到相当成熟的程度,美国高端智能手机用户接近饱和状态,如AT&T和Verizon共有45%的用户选择了智能手机套餐计划。而我国的3G用户在9月份刚刚超过1亿户,如果按照中国10亿手机用户,3G渗透率在40%时达到饱和的计算方式,中国在未来几年还将产生3亿的手机用户,而3亿也是美国全国人口的数量。这不论对于国内运营商还是终端厂商,都是巨大的机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